[实用新型]可折叠式桌子无效
申请号: | 90209595.1 | 申请日: | 199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8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15 |
发明(设计)人: | 曾春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勤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02 | 分类号: | A47B3/02;A47B3/09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香港高士打道***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桌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式桌子,特别涉及一种较安全而不会夹伤人员、结构稳固耐用、缩合后更不占空间且精致美观的可折叠式桌子。
目前有种折合式桌子,其构造请参阅图1和图2,它们为开启及缩合时的立体图;主要包括有一桌面板5、二组脚架6、7以及一启合控制杆8;该组脚架6由二脚杆61及连接于二脚杆61底部的横杆62所组成,二脚杆61的顶端由接头63枢接于桌面板5底部;该启合控制杆8呈“U”字形,二端亦由接头81枢接于桌面板5底部;该组脚架7由二脚杆71及分别连接于二脚杆71底部的横杆72和中央靠顶部的挡杆73所组成,二脚杆71的顶端及中央附近各枢接于该启合控制杆8的二外侧近中央及该组脚架6的二脚杆61内侧中央附近。
依靠上述构件的组合,扳动该启动控制杆8,即可将该桌子开启或缩合,桌子开启时依赖该启合控制杆8抵靠于挡杆73上,而可保持撑张不垮。堪称方便实用,又不占空间。但这样的构造其安全性实值优虑,因其二组脚架6、7在开启与折合时由于其间的夹角、空间的变化,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夹伤人员,尤其儿童一向活泼好动,喜欢在桌子上下嬉戏,嬉戏中若不小心因而将桌子弄翻,如果不幸恰有手脚或头伸于脚架6、7交叉夹设的空间中,桌子的重量加上孩童自身的重量施于脚架6、7间,无异宛如一刑具,其后果可想而知,造成意外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孩童因此而毙命者,亦有所闻。且该等脚架6、7虽可折合于该桌面板A一侧,然亦保留下端一部分尚露于外部,供作对整体的支撑,由于此支撑部位小而整体高立,重心极为不稳,小孩玩耍时有撞伤或弄倒压伤的危险。
本发明人有鉴于上述原因,本着多年来从事专业家俱的设计、制造深厚经验,再配合长期潜心的研究、试验,终能产生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各桌脚各自可进行折合动作,及相互错开动作,而构造安全不会夹伤人员,稳固耐用、缩合后更不占空间且精致美观的折叠式桌子构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是:该桌面板底部乃由枢合接头依预定间隔方向,活动枢设三个以上可依一定方向摆动的桌脚,桌脚于枢合接头端沿摆动方向的中间部分透空,二侧形成支杆,该支杆间及枢合接头的内端还设有撑张装置;该撑张装置包括有第一撑臂第二撑臂,其中,该第一撑臂一端枢设于枢合接头的内端,另一端形成挡缘,该第二撑臂二端分别枢设于第一撑臂适当处及该桌脚二侧支杆间,而可于其上转动启合,并为该挡缘所限制;而该第一、二撑臂在缩合时恰可容置于该桌脚透空部分,并使各桌脚相错贴于桌面板底部,安全而且不占空间。
在桌面板底部外缘形成护缘,可使桌脚缩合于其中而不外露,因而更加整洁美观。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使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其优点能更深入而具体地了解。
图1所示为常用的一种折合式桌子开启时的立体图;
图2所示为常用的一种折合式桌子缩合时的立体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构造的立体分解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合而作伸张时的部分构造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合而作折合时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合时的侧视图。
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它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的部分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由一桌面板1、四枢合接头2、四桌脚3、以及四组撑张装置4所组成,在图中则以其中的一枢合接头2、桌脚3、撑张装置4和桌面板1的组配关系为例作说明,其中:
该桌面板1呈方形,并在底部外缘设有护缘11。
枢合接头2,其两端的二侧均垂直向上扳起形成枢接缘21、22,其上亦各设有枢接孔211、221,底板23设有四螺合孔231,供螺合元件232将整体依预定方向螺设于上述桌面板1底部的四角处,使其平行于桌缘,而且相邻的各枢合接头2头尾相对。
该桌脚3由一杆体弯折180度而成,中间透空二侧形成支杆31,支杆31二端头各设一贯穿枢合孔32,而靠一支管33承抵于两枢合孔32间,及利用螺合元件34经上述枢合接头2枢接缘21上的两枢合孔211、支杆31上的枢合孔32、支管33,而将三者枢接;该支杆31内侧适当处也设一枢合孔35,且在桌脚3弯折端设一弹性体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勤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勤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9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