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抽气式肺功能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90209711.3 | 申请日: | 199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5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民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慧,楼艮基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抽气式肺 功能 治疗 | ||
负压抽气式肺功能治疗仪是一种帮助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等肺部和支气管疾病的医疗仪器。该仪器也可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
通常支气管和肺部疾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下述三种状况引起:1、病变造成痰液潴留于细支气管内,造成细支气管阻塞。2、细支气管粘膜肿胀,痰液粘附于支气管壁,形成管腔部份阻塞及活瓣作用。之后因病变引起肺泡过度膨胀,造成气体阻塞。3、长期的气体阻滞造成肺泡破裂,形成气肿。目前对上述疾病的治疗方法,仅为大剂量注射或口服抗菌素。由于支气管内大量的痰和滞于肺泡内的残气无法排出,以至使疗程缓慢,病人呼吸极度困难。另外也可采用一种冲洗肺部痰液的治疗方法,但该方法操作困难,病人配合时间长,使得病人非常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病人可自行操作,简易可行的、可自动吸痰的负压抽气式肺功能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发明,它是将市售的专用于家庭养鱼的加氧泵按图1所示结构改进后制成。这种加氧泵外接220V交流电流,内部部份结构可参见图1。它是由塑料盒内的电磁震动器,由电磁震动器带动的压缩皮碗及与其紧密配合的气包,强、弱档开关部份组成。其中电磁震动器是由绕在山字型铁芯上的线圈,及固定在摆动杆一端、在磁场作用下与山字型铁芯不断相吸、相斥的磁铁组成。压缩皮碗固定在接近摆动杆另一端的部位。气包内有一用隔板隔开的两个气室,分别为进气气室和出气气室;隔板上对应着每个气室的位置上各开一气路孔;并按每个气室内气体流动方向、在隔板上正对着气路孔的位置固定着一个可开启气路的阀片;用一垫圈将两个气室封口后固定在铁盒上,在垫圈上正对着出气气室的部位开了一个排气孔。内部电路参见图2。其中强、弱档开关部份是由一双刀双掷开关和二极管组成,二极管的正极接开关的a1端,同时a1端与C2端、及220V电源的接线端h相联结。二极管的负极接开关的a2端。开关的b2端接线圈的e端,线圈的f端接220V电源的g端。使用时,当串联接入二极管时,电磁震动器震动弱,排气量小,反之排气量增大。
采用上述结构的加氧泵改进后所制得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参见图1。它是在气包垫圈上、正对着进气室的位置处又开了进气孔,进气孔上安一接口套管。并选用了一个带有二个孔道的积水瓶。再采用两根橡胶管,其中一根将积水瓶的一个孔道与进气孔连通;另一根的一端接在积水瓶的另一个孔道上,还有一端直接插入鼻腔内。
另外为了便于调整进气室内的气流量,在正对着进气室、并与塑料盒相接触的侧壁上,开了一个调气孔,旋入一个带有锥阀的气量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一个进气孔,当接通220V交流电源后,电磁震动器带动压缩皮碗来回运动,使气包内的空气从进气孔经进气气路口吸入,再经出气气路口从排气孔排出。在电磁震动器连续工作下,气包内气体循环流动,进气孔连续吸入气体,在入口处产生了负压。这种负压使原来减退的肺组织增加收缩力,提高了肺功能,不仅使病人咯出痰液,而且呼出滞留于肺泡内的大量残气,吸进新鲜空气。由于支气管和肺部通道的清理,使病人消除了气喘和胸部憋闷感,呼吸逐渐恢复正常。因此该治疗仪具有安全可靠,可自动吸痰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负压抽气式肺功能治疗仪结构原理图
1、线圈; 2、山字型铁芯; 3、磁铁;
4、摆动杆; 5、强、弱档开关部份; 7、螺钉;
8、螺母; 9、压缩皮碗; 10、阀片;
11、进气气路孔; 12、调气孔; 13、锥阀;
14、气量调节装置; 15、进气气室; 16、进气孔;
17、接口套管; 18、橡胶管; 19、积水瓶;
20、积水瓶孔道; 21、排气孔; 22、出气气室;
23、出气气路孔; 24、垫圈; 25、气包;
26、气包内隔板; 27、塑料盒。
图2:负压抽气式肺功能治疗仪电路示意图
28、二极管; 29、双刀双掷开关;
h、g分别为220V电源的一个接线端;
t、f分别为线圈1的两个引线端;
a1、a2、b1、b2、c1、c2为双刀双掷开关中的接线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民,未经张伟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9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