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眩光刺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09791.1 | 申请日: | 199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8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镇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镇原 |
主分类号: | G02C7/12 | 分类号: | G02C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眩光 刺目 装置 | ||
1、一种涉及保护眼睛的防眩光刺目装置,包括有将该装置固定在使用者头上的固定装置、遮光板以及将遮光板和固定装置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于从固定装置的一侧向前且向中心线倾斜地伸展出去,所述的遮光板通过连接结构贴在连接装置的侧面,而将遮光板置于使用者的眼睛的一侧且使遮光板离眼睛远的一端偏向中心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剌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具有一块置于使用者眼睛前方的前遮光板,所述的连接装置具有固定前遮光板的构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剌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是直径可调节的头箍(21),所述的连接装置具有弧形底(24),左侧杆(4)从弧形底(24)的左端向前偏向中心线X-X伸展,转动板(10)绕轴(5)可转动地紧贴在左侧杆(4)的侧面,侧遮光板(11)紧贴在转动板(10)的侧面,并通过连接结构位置可调整地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光剌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还有右侧杆(18)从弧形底(24)的右端向前与中心线平行地伸展出去,右侧杆上有孔(17)和定位凹坑(15),左侧杆上有凸台(12)和沉孔(9),沉孔(9)内有压缩弹簧(8),转动杆(14)通过转动轴(16、7)装入在沉孔(9)和孔(17)内,转动杆(14)的右侧边有定位凸起(40),前遮光板(13)紧贴在转动杆(14)的外侧面上,两者通过连接结构可调整位置地连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眩光剌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是绒毛倒勾搭扣的结构形式(25、26)或凸起卡入孔的形式(27、28)。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剌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遮光板(11)和前遮光板(13)是由透明的有色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眩光剌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上连接有一个顶盖(35)。
8、一种涉及保护眼睛领域的防眩光剌目装置,具有一个直径可调整的头箍(2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头箍的一侧有连接杆(32)向前偏中心线X’-X’地伸展出去,侧遮光板(33)利用连接结构位置可调整的贴在连接杆的侧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光剌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32)和中心线X’-X’的夹角为11°左右。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光剌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为绒毛倒勾搭扣式结构(25、26)或凸起卡入孔式的结构(27、28)。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光剌目装置,其特征在于头箍上带带有一个顶盖(34)。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光剌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遮光板(33)由有色透明材料制成。
13、一种涉及保护眼睛的防眩光剌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带有帽沿的帽子和一固定有夹子的侧遮光板,所述的侧遮光板夹在帽沿上,斜置于使用者眼睛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镇原,未经杨镇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97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