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蜂窝煤机出煤饼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09928.0 | 申请日: | 199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7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08 |
发明(设计)人: | 易忠祥;王长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长江动力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30B15/32 | 分类号: | B30B15/32 |
代理公司: | 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作 |
地址: | 419609***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煤 煤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的出料装置(B30B15/32.)。
ZL85204144新蜂窝煤成型机的出料装置是煤饼输送架(1)和煤饼传送带(2),成型的蜂窝煤饼平落在传送带上被传送出,再由人工一块一块或垒成几块搬走,一台机要配2至3人搬煤且劳动强度大,搬运不便,煤易破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机器的动力带转的煤饼传送带(2)在传递煤饼过程中,设置有立煤机构(3),当煤饼受阻后借反作用力产生上翻的扭矩使煤饼立起,立着的煤饼一个一个地传送到煤饼输送架(1)尽头的接煤饼托架(4)的轨道上,借助传送带(2)与煤饼的摩擦力使煤饼连续排列整齐,检煤人员用特制的提煤器可将煤饼一排排的提运,以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的:在煤饼输送架(1)前部200至800mm处设置有立煤饼机构(3),由固定在煤饼输送架(1)上的支架(7)、立煤连杆(6)和立煤滚筒(5)等如图2所示组装而成;立煤滚筒(5)可以分成奇数段、立煤连杆(6)可以是整体式的,以轻巧灵活为佳。为使煤饼能顺利立起并不破损,可调整立煤连杆(6)的装配长度,使立煤滚筒(5)与传递带(2)上平放的煤饼接触部位在煤厚的一半以上、煤厚的四分之三以下为好。为使煤饼上翻力适当,在立煤滚筒(5)两端可吊加平衡重锤(8)。被立起的煤饼继续被传送带(2)向前输送,在煤饼输送架(1)前端如图3所示固定了接煤饼托架(4)。接煤饼托架(4)由安装在左托煤支架[11]上的接煤左轨道(9)、安装在右托煤支架[12]上的接煤右轨道(10)、连接支板[13]和可调支脚[14]等组成,将左、右托煤支架[11]、[12]固装在煤饼输送架的立柱[15]上,调整左、右轨道(9)、(10)的间距A,使A值相对应的α角在30°至55°之间,以便将接纳排列整齐的煤饼能用特制的提煤器运走。
本实用新型以设备的动力将蜂窝煤饼立起输送,并借助传送带(2)与煤饼的摩擦力将煤饼推入接煤轨道(9)、(10)立着排列整齐,使原需一块一块搬运的煤饼、能用特制的提煤器一次提运5~8块,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并可充分发挥设备效率,每台蜂窝煤机可少配1-2名搬煤工。此外,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堆煤方法,从平堆变为立堆,能节省堆煤面积30~40%,且立煤机构、接煤托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图2是立煤机构(3)的装配图;
图3是接煤饼托架(4)的装配图。
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中实施例进一步描述如下:图2是蜂窝煤机出煤饼装置的立煤机构(3),在煤饼输送架(1)前部200~800mm位置的传送带(2)两侧、对称固定两支架(7),将套装入立煤滚筒(5)的立煤连杆(6)装在支架(7)的安装孔上,调整立煤连杆(6)的转动半径,使其静置时立煤滚筒(5)能挡在传递带(2)上平放煤饼厚度的1/2~3/4之间部位。前进着的煤饼,受到立煤连杆(6)、立煤滚筒(5)的阻挡,使煤饼产生向上翻立的扭矩而立起,为使煤饼翻立扭矩适当,可在立煤滚筒(5)两端吊挂依煤饼大小来调整的平衡重锤(8),否则会损坏煤饼或者煤饼翻立困难。为使煤饼翻立平稳可在支架(7)上安装挡板[16]。被立起的煤饼随传送带(2)继续向前运送,一直送到煤饼输送架(1)一端头,被固装在立柱[15]上的接煤饼托架(4)内的接煤左、右轨道(9)、(10)接住,图3是接煤饼托架(4)的装配图,主要有左托煤支架[11]、右托煤支架[12]、连接支板[13]和可调支脚[14]等组成,接煤左、右轨道(9)、(10)分别固装在接煤左、右托架[11]、[12]上,调整(9)、(10)的间距A、使其对应的煤饼园心角α在35°~55°之间,以便借助传递带(2)与煤饼的摩擦力将立着的煤饼推入接煤轨道(9)、(10),煤饼被一个一个地排列在接煤轨道上。检煤工用特制的提煤器一次可提运5至8块煤饼,方便堆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长江动力机械厂,未经国营长江动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99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把手容器杯
- 下一篇:可标识温度和容量的饮具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