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触发气体放电灯无效
申请号: | 90210110.2 | 申请日: | 1990-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9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国 |
主分类号: | H01J61/54 | 分类号: | H01J61/54;H01J61/56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述学 |
地址: | 11002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 气体放电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气体放电灯,特别是一种内触发气体放电灯。
以往的气体放电灯,在使用时要外加电子触发器,存在成本高、易损坏、线路维修麻烦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刘建国(即本人)于一九八九年研制了内触发气体放电灯(中国专利申请号892106166),将触发器组装于灯内,具有启动速度快,不易损坏、寿命长等优点,但其结构显得复杂一些,零件较多,不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对内触发气体放电灯进行改进,在保证性能优良的前提下,使其具有结构简单、零件少的特点,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抽真空的电灯泡壳内装有支架,支架的一端与一灯引线焊接,放电管的一端通过一焊片与支架固定连接,放电管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焊片与另一灯引线固定连接,其改进的技术要点是:带触头的双金属片通过连结件固定组装在靠近放电管的位置,其与放电管的近端距离小于6mm,连结件与放电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带触头的定触极片焊接在支架上。
上述联接结构构成两个回路:灯引线、焊片、连结件、双金属片、两个触头、定触极片、支架、灯引线、镇流器构成灯的启动回路;灯引线、焊片、放电管、焊片、支架、灯引线、镇流器构成灯的工作回路。
工作原理:电路接通,电流通过启动回路直接加热双金属片,使双金属片变形,其触头与定触极片的触头分离,此时镇流器产生感应高压,把放电管点燃,工作回路导通工作。放电管工作后其热量使双金属片维持开路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保持原有内触发气体放电灯的良好使用性能基础上,具有结构简单、零件少、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在结构上采取双金属片安装在靠近放电管的位置,近端距离小于6mm,灯工作时双金属片的温度远高于灯内的环境温度,双金属片与灯内环境温度温差大,停电后双金属片能很快降温复位,所以再启动时间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1~3中所示:1灯泡壳、2支架、3焊片、4放电管、5金属焊接环、6双金属片、7触头、8定触极片、9灯引线、10镇流器、11触头、12支杆、13焊片、14灯引线、15控制片。
见图1,实施例1的结构:支架2的一端与灯引线9焊接,放电管4的一端通过焊片3与支架2固定连接,放电管4的另一端通过焊片13与灯引线14焊接;连结件是金属焊接环5,金属焊接环5套装在放电管4上,双金属片6距离放电管的近端焊接在金属焊接环5上,双金属片6的此端距放电管小于6mm,此种结构能使双金属片6受热后的变形角度受到放电管4的限制。支杆12一端与金属焊接环15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放电管4的一端焊接;定触极片8焊接在支架2上,通电后双金属片6变形,两触头11和7便离开。
见图2、3,实施例2的结构:双金属片6为横向布局,连结件为控制片15,双金属片6焊接固定在控制片15上,并与灯引线14焊接在一起。控制片15的作用是限制双金属片6受热后的变形角度,双金属片6与放电管4的近端距离要求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高压钠灯和镝灯,其性能参数,启动时间2~5秒,再启动时间1.5分,低电压启动170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国,未经刘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0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火香烟
- 下一篇:“亞”形大功率节能荧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