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两用炉无效
申请号: | 90210931.6 | 申请日: | 199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51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24 |
发明(设计)人: | 谭风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风广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本昌 |
地址: | 265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两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取暖(水暖)及烹饪用的高效节能两用炉。
目前,在我国北方一般家庭都有水暖炉,这种水暖炉有的是在炉膛内壁装有水胆,有的是在炉膛上方安装水箱,这样的水暖炉前者炉膛内温度受水温的影响,燃料燃烧不充分,烹饪及封炉都较困难,后者水箱散热快,热量利用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两用炉,利用水箱和炉体与罩板为分离式,使煤燃烧的热量能充分利用,达到高效节能,在烧暖气的同时可用来烹饪,使之一炉多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主要由罩板19、保温层1、水箱2、与水箱2相连通的进水管9、出水管10、炉体11和安装在炉体11上的保温层12、装在炉体11内的炉胆13、安装在炉胆13下部的炉条15、预备烟道8、滑轮18及安装在炉体11侧面上部的进料口7、进料口盖6组成一种家庭取暖(水暖)及烹饪用的高效节能两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内板组成烟道3,水箱2安装在罩板19上且位于炉体11上方,在水箱2的上部安装保温层1;所述炉体11与罩板19为分离式,炉体11与罩板19及水箱2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的预备烟道8可以安装在炉体11后上方滑道21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的炉体11下方可以安装四个滑轮18。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水箱2的内板组成烟道3,加大了水箱的受热面积,热量利用率高,在水箱的上部安装保温层,减少了热量的损失;炉体与罩板为分离式,当烹饪时可拉出炉体,当烧暖气或不烹饪时可把炉体推进罩板内,使用方便、干净;由于水箱位于炉体上方,炉体内的温度不受水温的影响,故煤燃烧的充分,同时能长时间封住炉子。
下列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高效节能两用炉的示意图。
图2是高效节能两用炉示意图的A-A剖视图。
图3是高效节能两用炉示意图的B-B剖视图。
图4是水箱2的俯视图。
参照图2及图3,主要由罩板19、保温层1、水箱2、与水箱2相连通的进水管9、出水管10、炉体11和安装在炉体11上的保温层12、装在炉体11内的炉胆13、安装在炉胆13下部的炉条15、预备烟道8、滑轮18及安装在炉体11侧面上部的进料口7、进料口盖6组成一种供家庭取暖及烹饪用的高效节能两用炉。参照图2、图3及图4,水箱2的内板组成烟道3,内外板之间为水的通道,用2mm的钢板焊接而成。水箱2的长370mm,宽330mm,厚35mm,由水箱2的内板组成烟道3,其长为370mm,宽300毫米,高60mm,在水箱2的右下端留有进烟口。烟脖部分水箱向上倾斜3-5°,长200mm,宽190mm,厚35mm,烟脖部分水箱的内板组成的烟道,长200mm,宽190mm,高60mm。出水管10焊接在水箱2的上方,进水管9焊接在水箱2的一边。水箱2安装在罩板19上,且位于炉体11的上方,在水箱2的上部安装保温层1。参照图1,炉体11与罩板19为分离式,炉体11可根据需要拉出或推进,罩板19用1.2mm铁板焊接而成,高500mm,宽400mm,长400mm,罩板11前方留有缺口,以便安装炉体11,在罩板缺口上方装有烟火档板4。炉体11用1.2毫米的铁板制成,高350mm,长350mm,宽340mm,参照图2及图3,炉体11内安装直径230mm,高210mm的炉胆13。在炉胆13与炉体11之间装有保温层12。在炉体11下部留有灰箱16,在灰箱16的一边安装炉门17以便控制空气的进入量及封住炉子。在炉体11下部且位于灰箱16上方安装炉条15,在炉体11底边的四个角处安装四个直径为30mm,厚25mm的滑轮18。备用烟道8安装在炉体11后上方滑道21内,当拉出炉体11时,预备烟道8正好碰上烟火档板4而滑出,使预备烟道8与烟道3相连通,炉体11推进罩板19内,预备烟道8位于炉体11后上方滑道21内,此时炉膛14正好与烟道3相连通。在炉体11前边留有加散煤用的进料口7,并配做进料口盖6。在炉体11外边焊接拉手20。炉体11安装在罩板19内,保证炉体11与罩板之间留有间隙,炉体11与水箱底部之间留有30mm的距离,以便形成高温燃烧室5。配做炉圈,以便拉出炉体11烹饪时放在炉体11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风广,未经谭风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09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用高压锅密封圈
- 下一篇:单动直接式无缝管挤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