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底排渣无尘高效节煤炉无效
申请号: | 90211140.X | 申请日: | 1990-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8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桂甫 |
主分类号: | F24B1/181 | 分类号: | F24B1/181;F23J1/0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底排渣无尘 高效 节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煤炉。
现有的家用蜂窝煤炉,均是从炉膛上口取出炉渣,不仅麻烦,还易将燃煤弄碎使燃烧中断,并使炉灰四处飞扬,很不卫生,普通煤炉还因其封火装置简陋及燃烧不充分,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炉底排渣无尘高效节煤炉,能从炉底出渣而保证炉膛燃烧的连续性,排渣时不产生飞扬的炉灰,并使燃烧充分,封火可靠,提高其热效率,节约用煤。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际结构。它包括炉脚(9)、炉壳(1)、炉底(12)、炉桥(16)、炉芯(18)、保温层(2)(4)(21)及围火圈(22)和炉口圈(23),其设计特点是,在炉底(12)和炉芯(18)之间设有一个炉芯座(17),所述炉桥(16)置于其上;在炉底(12)之下有贮渣桶(8);并设有封火装置、碎渣装置及二次进风结构。
在所述炉芯座(17)的下端有定位座(13),其中部有进气气门座(11)及能将该气门座密封的进气门(10),而进气门(10)安装在进气门手柄(6)的直杆上,转动手柄(6)可改变进气门(10)对气门座(11)的封闭程度,从而控制由炉底进入炉膛的空气量。在手柄(6)的炉壳位置设有一个定位螺钉(5),它用于固定手柄(6)的位置,以控制封火状况和控制火力强度。这就是所述封火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在炉芯座(17)上的炉桥(16)位置处,有一个碎渣装置,它由带手柄(3)的直杆以及固定在该手柄(3)的直杆上的碎渣器(14)组成。转动手柄(3)则直杆带动碎渣器(14)将炉渣破碎、落下。所述碎渣器(14)可以设计为梳齿状结构。它的设置不影响燃烧时空气的流通及燃煤在炉膛中的放置。
在所述炉桥(16)以下部位的炉芯座(17)的侧壁上开有多个(例如五个以上)二次进风孔,所述二次进风孔接有伸至炉芯座(17)侧壁外的斜口导风管(15),它的斜口朝下,并在所述导风管(15)下面炉体中留有空间(不慎充保温材料)。为了充分起见,在炉芯(18)的上端口还可以设置一个旋风圈(20),它的侧面开有若干(例如五个以上)气孔,同保温层直接相连。这种二次进风结构的工作原理是,燃煤燃烧时,一次进风为空气由炉底经进气气门座(11)及炉桥(16)进入炉芯(18)助燃,由于传统的一次进风不能获得充分的燃烧效果,必须由二次进风改善之。空气由炉底经气门座(11)进入炉芯座(17)内腔,然后由炉芯座(17)侧壁的二次进风孔及斜口导管进入保温层中,再由保温层的空隙被加热后进入炉口,使炉口燃气燃烧充分,提高其效率,若炉口有旋风圈(20),则这种二次进风在炉口的作用会更好。
为了加煤方便,可使用如图2所示的火钳,它的两夹物臂上有横压铁(24)(25),可方便地将炉芯中的蜂窝煤压下。
为了出渣方便,可在炉壳(1)下部设置一个出渣门(7)。
为了防止碎渣及出渣时炉灰飞扬,或使封火能保持较长时间,可配置一个防尘封火盖(19),使用时将它置于炉芯(18)的上端口。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炉底无尘排渣、火力大、上火快、火力可控制、封火可靠、燃烧效率高而节煤的特点,是一种设计合理的家用煤炉。
附图说明:图1是实际结构,图2为压煤火钳,其中:
1-炉 壳 2、4-保温层
3-碎渣手柄 5-定位螺钉
6-进气门手柄 7-炉 门
8-贮渣桶 9-炉 脚
10-进气门 11-进气门门座
12-炉 底 13-定位座
14-碎渣器 15-斜口导风管
16-炉 桥 17-炉芯座
18-炉 芯 19-防尘封火盖
20-旋风圈 21-保温层
22-围火圈 23-炉口圈
24、25-横压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桂甫,未经陈桂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11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