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形管联箱式软水加热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90211312.7 | 申请日: | 199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1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19 |
发明(设计)人: | 唐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智雄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管联 箱式 软水 加热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气除尘和余热回收装置,是氮肥、玻璃、炼油、冶镁、煤气等行业煤气炉的主要节能降耗配套设备。
现有的煤气炉,为了除尘和回收上行煤气及吹风气湿热,一般采用蓄热除尘炉和废热锅炉与之配套。但由于蓄热除尘炉花格耐火砖受气流冲击极易倒塌,气流垂直向下通过,传热过程中,冷热介质温差不大,导致回收余热和除尘效果不佳。有一种蛇管式软水加热除尘器将废热锅炉和蓄热除尘炉合并为一体,但由于该设备的加热器为蛇管式,结构复杂,制作麻烦,且焊缝多,容易出现泄漏,另外,其内衬保温也较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加热除尘器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制作方便、节省钢材、减少占地面积、传热除尘效果好、使用周期长的U型管联箱式软水加热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将原有蓄热除尘炉和废热锅炉合并为一体的形式,由内件和外筒体组成,外筒体为除尘器,采用重力沉降除尘。内件为加热器,该加热器为U形管联箱式,从而取代原有加热除尘器的火管和蛇管。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叙述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表示托架结构及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内件和外筒体两大部分组成,外筒体为除尘器,它包括外壳体(1)、保温层(2),在该外筒体的底部有一排渣斜面(3)和排渣口(4),上部有进气口(5),它与保温层内圆柱面相切。所述的内件为加热器部分,它由内筒(6)、U形管(7)以及联箱(8)组成。U形管(7)用无缝管弯成U形而成,它装于内筒(6)中。内筒(6)悬吊式地安装在外筒体内,其底面为开口状,上端面密封,在内筒(6)的上部有一出气口(9),该内筒(6)的外直径小于外筒体的内直径,两者之差为200-800mm。为了减轻U型管联箱式加热器的自重和水压力产生的荷载,给联箱支管带来的集中应力,加热器内配置有支撑U形管(7)的托架(10),该托架固定在装于内筒(6)上的三角形支架(11)上。如附图3所示。另外,在内筒(6)中不同的轴向位置处交错地装有小半圆状横向档板(12)(参见附图1、3)。用以防止气体走短路,影响传热效果。为了兼顾除尘和余热回收双重效果,外筒体上所开进气口(5)的中心线与外筒体向下倾斜α角(如附图1所示),α角以10-30°为佳。为了防止煤气中的灰粒对内筒体(6)外层的冲刷磨损,在内筒体(6)上靠近进气口(5)处装有保护板(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煤气通过进气口(5)与外筒体向下成α角度且切线方向进入外筒体内,气流经外筒体与内筒(6)之间的类层旋转向下,经撞击及重力沉降除尘后经内筒(6)底部的开口部折流上升,除尘后的气流与U型管(7)内的软水换热,再经内筒(6)上的出气口(9)送往洗气塔。软水是通过水管进入加热器的一侧联箱通往U形管内,经与煤气换热后通过另一侧联箱输出。
本实用新型除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容易、安装方便、节省原材料,减少占地面积、回收余热效率高,除尘效果好等优点外,最突出的是修理方便,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智雄,未经唐智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1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浅水域水质改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超重型矿用自卸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