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叉肩内藏式自行车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90211464.6 | 申请日: | 199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0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祥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 |
代理公司: | 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泽球 |
地址: | 42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藏 自行车 防盗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防盗锁。
现有的自行车锁由于其本身结构的限制,锁体全部裸露在外,盗窃分子只要具备一些简单的作案工具,就能轻易地将锁撬开,因此其保险性能不佳;同时由于现有的自行车锁只锁后轮,故即使不撬锁,只要抬起三角架或后衣架,使后轮悬空,即可轻易地将自行车推走。现在人们虽然在此基础上增设了各种各样的报警装置,但由于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锁体仍然裸露于外,这样虽然撬锁难度稍有增加,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其防盗效果并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突破人们思维的局限性,克服现有各类自行车防盗锁的共同缺陷,提供一种安装于自行车前叉内部,变锁车轮为锁龙头,隐蔽性好、结构简单、防盗能力强、成本低廉的叉肩内藏式自行车防盗锁。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将整个自行车锁安装于自行车前叉内,锁芯安装于前叉叉肩中,在前叉、龙头和三角架连接处内部设置一栓体,栓体内有一只可滑动的栓杆和一只复位弹簧,锁体与栓体间由一只曲拐联动。下列附图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叉肩内藏式自行车防盗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栓体仰视图
图3是栓体右视图
图4是自行车三角架内部构造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一种叉肩内藏式自行车防盗锁,由锁体和栓体〔10〕等组成,锁体由锁芯〔1〕和锁壳〔2〕组成,栓体〔10〕为一圆柱体,本实用新型的锁体安装于自行车前叉叉肩〔3〕中,栓体〔10〕安装于自行车前叉立管〔11〕与自行车龙头、三角架三者相互连接的位置处,锁体与栓体〔10〕间由一只曲拐联动,同时在自行车龙头、前叉连接部位与三角架上的工艺孔〔16〕相对应的位置上钻有一只栓孔〔13〕,本实用新型的栓体〔10〕中开有一只滑槽〔14〕和一只弹簧孔〔15〕,滑槽〔14〕内装有栓杆〔9〕,弹簧孔〔15〕内有一只与栓杆〔9〕连接的复位弹簧〔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用钥匙插入锁芯〔1〕中旋动开锁时,锁芯〔1〕即带动曲拐做扇面运动,曲拐上部的锲形口松开,栓杆〔9〕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后退并退出工艺孔〔16〕或从工艺孔〔16〕及栓孔〔13〕中全部退出,车锁即被打开,自行车龙头即可灵活旋转。当需锁车时,首先将自行车龙头旋转折局,使栓孔〔13〕与工艺孔〔16〕对齐后,倒旋钥匙,栓杆〔9〕即在曲拐的推力作用下往右运动插入栓孔〔13〕及工艺孔〔16〕中,自行车即被锁上,此时自行车龙头由于被栓杆〔9〕卡死而无法旋转,同时又由于龙头被折向三角架,因此无论是推或掮自行车都极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曲拐可曲拐臂〔5〕和锲形插片〔7〕组成,拐臂〔5〕和锲形插片〔7〕可一体做成或由固定连接件〔6〕固定连接,拐臂〔5〕与锁芯〔1〕由铆钉〔4〕固定连接,锲形插片〔7〕的上端锲形口紧靠栓杆〔9〕下部。
为增强锁的保险性能,本实用新型可在自行车前叉立管〔11〕的下端口中设置一块堵片〔12〕。
本实用新型由于全部设置于自行车前叉内部,故杜绝了撬锁等作案手段,同时锁好后,龙头折向三角架被固定,扼住了自行车行走的咽喉,使得搬、掮自行车也极为困难,因此其防盗能力强,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祥,未经黄永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1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氧呼吸(自救)器
- 下一篇:高吸热凉垫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