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12133.2 | 申请日: | 1990-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8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20 |
发明(设计)人: | 蒋国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建群 |
地址: | 21422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装置 | ||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凹形加热面的加热装置。
现有的铁制容器保温、加热的加热器,加热面均采用平面结构,加热器与被加热、保温容器的接触传热,主要是借助被加热容器自身的重量正压在加热器表面。这种加热器对于一些具有弧形加热面的铁制容器,由于加热器加热面与被加热体间不能形成全面接触、吻合,因而加热效果不理想,热量损失大;其次如被加热体足够重会压坏加热器,另外,当需加热面在被加热容器的侧部,两者接触传热需另加绑扎压紧,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强,能用于弧形面铁制容器的加热,且能保持加热体与被加热体(面)的自动紧密接触直接传导热源的新型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由传热体和位于传热体一侧的电加热元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体为具有凹形结构的凹面体,在凹面体背侧有吸附用永磁体。实用新型电加热元件可以是低功率如=<100W的电阻加热器或导电膜,其中一种较好的方案为采用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以实现电加热元件的自动控温,省略控温元件,电加热元件PTC通过一个与之同样大小的片状电极和一个弧形电极与外电连接,每个电加热元件PTC随同电极片有一个独立的绝缘外壳封装。凹面传热体可以采用单片盘状或至或至少有一个凹面的盒状结构,其背侧分布有用于使加热装置自动吸附在被加热体表面的永磁体,既减少了用于支承或固定加热装置的附件,又能使加热装置密贴于被加热体表面,形成很好的热传导,同时也方便安装更换,不占体积位置。上述电加热元件被紧密贴于凹面传热体背侧,使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以热传导加热传热体,并通过传热体传导加热被加热体,以最大限度提高热能利用率。为减少热量损失,加热装置与被加热体非接触面设有保温体。
下面通过实施例,参照附图说明实用新型的最佳形式:
图1为第1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2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加热件元件及电极片示意图。
第1实施例:以热的良导体金属薄板冲制与被加热体加热面有相同结构的凹面体1及托盘2。电加热元件PTC10由与之等面积的电极片11及弧形电极片12夹住,并被绝缘传热外壳13封装。绝缘封装的PTC电加热元件3a、3b及永磁体4由托盘2连接固定件5紧压在凹面体背侧。加热器非加热面由发泡聚苯乙烯压制的保温外壳6包裹。
第2实施例:以金属薄板分别压制凹面上盖7和下盖8,将绝缘封装的PTC电加热元件3a、3b及永磁体4经托盘2固定件5紧压于凹面上盖板背侧,盒内以膨胀珍珠岩绝缘材料9充填。
实用新型传热体由于采用与被加热体加热面同形结构,并由永磁体吸附连接,使用时可很方便地将加热器贴附于被加热体表面,结构简单,不占位置空间,具有很高的热利用率,PTC电加热元件保证了加热器以一个恒定温度对被加热体加热。实用新型加热器,可以用于各种铁制容器,特别是具有弧形加热面的铁制容器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研究所,未经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2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踏式控制台式钻床钻削进给的装置
- 下一篇:旋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