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循环式汽车装载计量仪无效
申请号: | 90212176.6 | 申请日: | 199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3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海 |
主分类号: | G01G19/10 | 分类号: | G01G19/1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元生 |
地址: | 安徽省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循环 汽车 装载 量仪 | ||
本实用新型为汽车装载计量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液压循环式汽车装载计量仪。
目前对汽车散装物品的计量,一般均采用地磅(即地中衡)过秤的办法。但地磅房需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过磅中,空车及负载时各秤一次,二次计量之差即为物品净重,由于二次过磅相隔时间较长,一方面比较麻烦,另一方面容易出现偏差。此外,汽车在装载时,对超载过多或不足均无法进行有效的测量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汽车计量工具,它利用液压原理,准确的测量出汽车所载物品的重量,随车安装,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其负载进行测量,因此在装货时就可知其装载量,便于对装载进行有效的测量和控制。
按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汽车装载计量仪,它是安装在汽车上的一种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台直流电动机带动二个齿轮,拨动活塞杆上两道齿槽使活塞上下运动作功,在高压液泵内产生的高强液压通过传递管挤顶筒套内顶泵,使车箱顶起成悬空状,从而实现仪表的液压装载计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主梁部分为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副梁和骑马卡、销栓连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筒套和主梁连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箱副梁定位器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叙述。
在司机座位的右下方,安置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动力部分。直流电机1(1千瓦左右)的电力来自汽车电并,在电机1的转动轴上,装有2个皮带轮,分别带动二个半边作用性齿轮2、3,其中齿轮3的牙齿和液压泵活塞杆4的A边齿槽相吻合,其功能使活塞杆4连同活塞5下降,齿轮2与电机转动轴为反拉皮带,其牙齿和液压泵活塞杆4的B边齿槽相吻合,其功能使活塞杆4连同活塞5上升。半边作用性齿轮俗称飞轮,和自行车飞轮原理相同,两个齿轮规格相同,作用部分和非作用部分齿轮边长相等,作用部分齿轮牙齿长度与活塞杆4的齿轮槽A或B长度相等。在安装时,齿轮2从第一颗不起作用的齿牙开始放入B边的第一个齿槽,齿轮3从第一颗起作用的齿牙开始放入A边的第一个齿槽。因为电动机轮轴是单方向转动,齿轮2是反拉皮带,所以活塞杆4交叉受两个方向的拉力,使活塞5在低压液泵6中作上下运动。
低压液泵6底部中央设有小园孔7,在小园孔7下面装有一粒钢球8,用弹簧9托住钢球8,堵住孔7,弹簧9下端焊接于高压液泵10的底部,底部通过传递管14向外传输液压作功,传递管用无缝钢管制作。
当打开电机开关,半边作用性齿轮3拨动A边齿槽,使活塞杆4连同活塞5下降,压挤低压液泵内之油液,迫使其底部园孔7下的钢球8位移、油液进入高压液泵10。当活塞5到达低压液泵6的底部时,齿轮3不起作用、成静止状,这时齿轮2因反拉皮带传动,开始拨动B边齿槽,将活塞杆4连同活塞5上升到原位,因它的上升同时也将齿轮3带到原位,这时齿轮2已不起作用,而齿轮3又可起作用了。如此往复使高压液泵逐渐增压。
在低压泵的边侧设有储液箱11,两者连接处有注油孔25,当活塞5升到最高位时,注油孔25导通,储液箱11的油液注满低压泵6。在储液箱11上部设有液压循环管12,通过循环开关13和传递管14相连。当汽车计量结束,打开循环开关13,高压油液便通过循环管12回到储液箱11。即完成了一次循环。
本实用新型在汽车两根主梁15一侧各设有2个筒套18,筒套焊接在主梁边缘,下面设有加强板27,使其更加牢固,在筒套18内设有顶泵28,其底部呈园锥形 孔,为防止漏油,在其边缘加设两道密封圈29和一层橡皮圈30,所有筒套18均和液压传递管相通。当液压增加时,顶泵28升高,其顶部将车箱底部顶起悬空,以便计量。为防止车箱底部变形,在车箱底部顶托处用厚钢板加固作为加强板,使四个顶泵工作时顶在加强板上。
为了保证计量的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在车箱两根副梁26的端点处设有四个副梁定位器16,它焊牢在主梁15上,副梁26插入定位器16之中,以使车箱不能作前后左右移动,而上下活动范围不超过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海,未经王金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21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