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风煤钻无效
申请号: | 90212471.4 | 申请日: | 199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6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03 |
发明(设计)人: | 梁尤恒;牟素琴;刁文庆;李华甫;华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
主分类号: | E21C1/00 | 分类号: | E21C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德 |
地址: | 63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式风煤钻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浅孔钻具,适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排放钻孔、工艺孔、煤层注水孔、放炮落煤孔,也可用于其它行业以压风作动力源的工程用孔。
在含瓦斯矿井,特别是含高瓦斯突出矿井,为预防瓦斯带来的灾害,人们不断在寻求新的途径,除在工艺上进行研究外;在预防瓦斯突出的装备上向着高效、小型、多种动力源、远距离控制全自动化方向发展。目前,日本采用风动钻机,但体积较大。西德使用手持式风煤钻,该钻机体积虽小、操作使用方便,但没有消音装置,噪声强度达95~100分贝,损害工人听觉。国内仍采用60年代的MZ-12型电煤钻,EZ2-20岩石电钻,均以电源作动力,由于井下工作环境潮湿,使电煤钻的外壳常发生导壳、接地现象,尤其在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威胁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我国煤矿生产发展的需要,尤其在有瓦斯突出的矿井为煤巷掘进打孔,瓦斯排放钻孔,工作面放炮落煤孔,工艺孔等提供一种以压风为动力的安全、轻便的手持式风煤钻。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
传动型式 机械传动
输出轴转速 566r/min
输出轴转矩 3000N·m
钻孔深度 15m
钻孔直径 42mm
调速方式 无级调速
气动马达
功率 1.7KW
空气压力 ≥0.45MPa
耗气量 1m3/min
额定转速 3000r/min
额定转矩 580N·m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手持式风煤钻(图1)由进气阀总成1、气动马达2、排气阀总成3、传动部4组成。
进气阀总成(图2)由进气接头体5、风嘴接头6、阀芯7、控制风量手把8组成。控制风量手把8可以转动(0°~115°),作用是调节阀芯7与风嘴接头6孔位的重合度;还可以调节进气量的大小及开关气动马达。以达到调节气动马达的转速和输出转矩。风嘴接头的螺纹尺寸是井下压风管接头的标准尺寸,联接使用方便。
气动马达(图3)由一对互相啮合的外齿轮9、轴承10、壳体11组成。
该手持式风煤钻气动马达的壳体结构为整体壳体式。一对外啮合齿轮(Z=9 m=5)9装在壳体中,齿轮的轴承(42204)分别装在壳体内的两侧,其轴向间隙由端盖与壳体间的密封垫来调整。气动马达的齿轮装配结构采用整体壳体式的优点:结构简单、紧凑、运转时平稳、啮合好,工作安全可靠。
图4为外啮合双转子气动马达示意图。该马达是容积式马达。齿轮12、13,壳体14,进气管15,排气管16,两个齿轮与壳体内壁的接触点分别是A1、A2。当压缩空气进入气腔时,压缩空气做功,使气动马达产生旋转力矩。
排气阀总成(图5)由排气孔接头17、消音器18、消音套手把19构成。消音器18的体积小,可以直接装在带消音套的手把19内,结构紧凑,消音效果好,噪声可降至85分贝。
传动部(图6)由内齿轮20、主轴21、轴承22、外壳23、联接套24构成。内齿轮(Z=53 m=1.5)与气动马达的出轴齿轮(Z=10 m=1.5)内啮合一级减速后将气动马达输出旋转力矩经主轴传给钻杆。联接套24采用两种形式,可以直接在主机上互换。一种可直接联接传动麻花钻杆;另一种带水辫,传动中空钻杆,可湿式打孔,或用于瓦斯、粉尘采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该手持式风煤钻的特点是手持旋转式,消音器装在带消音套的手把内,消音效果好。结构紧凑,强度高,工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24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