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注油冲孔机无效
申请号: | 90212625.3 | 申请日: | 199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3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红光电子管厂 |
主分类号: | B21D37/18 | 分类号: | B21D37/18;B21D28/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注油 冲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零件加工领域,是一种用于金属零件加工的自动注油冲孔机。
现有的金属零件自动冲孔机,为了保证自动送料器能够畅通无阻地将待冲零件一个个送进冲孔模内进行自动冲孔,要求零件表面不能沾有油污,要保持清洁干净。但由此又带来这样一个问题:由于没有油的润滑,整个模具一直处于干摩擦状态,导致模具温度升高并很快磨损,零件孔周围产生毛刺、孔径变小,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工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已有技术采取的办法是,增大备用模具数量,缩短模具更换周期。很显然,这种办法既不经济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大大增加了模具的修理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解决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打破传统做法,为金属零件加工厂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效高、加工质量好的自动注油冲孔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在已有的自动冲孔机本体的模具固定板上,钻一通往冲孔凹模边的注油孔,该注油孔位于送料器同侧,并与一自动注油器相连。自动注油器主要是由油缸、油量调整器、支架、油杯、油管组成。支架呈“E”形,油缸安装在支架的上部平台上。油缸底部及支架对应部位钻有一孔并接一橡皮管,橡皮管从油量调整器的两夹头中间穿过,使管端头正对安装在支架的中部平台孔上的油杯,油流量由固定在支架背部上的油量调整器调整。油杯底部接油管,油管一端与冲孔凹模的注油孔相连。润滑油通过油缸底部的橡皮管流入油杯中,再经油杯底部的油管进入注油孔。当送料器将待冲零件送入冲孔凹模时,待冲零件底部就被涂覆上一层润滑油,从而使冲孔模的凸、凹模以及被冲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处于油润滑状态,解决干摩擦加工带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见附图。
图一是自动注油冲孔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二是冲孔模及注油孔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三是自动注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自动注油器;2-冲压动力源;3-冲孔机床身;4-冲孔模;5-振动送料器;6-送料器;7-电器箱;8-冲孔凸模;9-冲孔凹模;10-待冲零件;11-润滑油;12-出油孔;13-注油孔;14-进油孔;15-凹模固定板;16-油缸;17-油量调整器;18-支架;19-润滑油;20-油杯;21-油管;22-防震弹簧;23-支架座。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由自动冲孔机本体和自动注油器(1)构成。
自动冲孔机本体包括冲压动力源(2)、冲孔机床身(3)、冲孔模(4)、振动送料器(5)、送料器(6)、电器箱(7)。在冲孔模(4)的凹槽固定板(15)上有一通往冲孔凹模(9)边的注油孔(13),该注油孔(13)位于送料器(6)同侧,并与自动注油器(1)上的油管(21)一端相连。该注油孔(13)包括相互垂直连通的进油孔(14)和出油孔(12),出油孔(12)位于进油孔(14)末端。
自动注油器(1)主要包括油缸(16)、油量调整器(17)、支架(18)、油杯(20)、油管(21)。支架(18)呈“E”形,油缸(16)安装在支架(18)的上部平台上。油缸(16)底部及支架(18)对应部位钻有一孔并接一橡皮管,橡皮管从油量调整器(17)的两夹头中间穿过,使管端头正对安装在支架(18)的中部平台孔上的油杯(20),油流量由固定在支架(18)背部上的油量调整器(17)调整。油杯(20)底部接油管(21),油管(21)一端与冲孔凹槽(9)的注油孔(13)相连。为了减少冲孔过程的震动对自动注油器(1)的影响,在自动注油器(1)的支架(18)的下部还连接有防震弹簧(22)和支架座(23)。支架座(23)呈倒“└”形。支架(18)通过至少三个防震弹簧(22)连接固定在支架座(23)的短端平台面。支架座(23)长端上还钻有二个孔,可用紧固件将其固定安装在冲孔机床身(3)上。
工作时,自动注油器(1)里的润滑油通过油缸(16)底部的橡皮管流入油杯(20)中,再经油杯(20)底部的油管(21)进入注油孔(13)。所需油量的大小由油量调整器(17)调整。当送料器(6)将待冲零件(10)送入冲孔凸模(9)的过程中,待冲零件(10)正好通过位于送料器(6)同侧的注油孔(13),这时待冲零件(10)的底部就被涂覆上一层润滑油(11),而进入冲孔凹模(9)内。随着冲孔动作的进行,冲孔模(4)的凸、凹模(8、9)以及被冲零件的孔都附有一层薄薄的润滑油,从而使加工过程处于油润滑状态,解决了干摩擦加工带来的模具磨损、产品质量等问题。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注油冲孔机,一付模具可比在干摩擦状态下加工的模具工效提高20倍,大大延长了模具寿命,减少了模具备件的数量和修理工作量,经济效益显著,而且明显提高了产品质量。与已有的干摩擦自动冲孔机相比,实为一种结构简单、工效高、加工质量好的冲孔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未经国营红光电子管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2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爬行内燃机驱动吸尘清洁车
- 下一篇:形状记忆合金温控报警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