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90213141.9 | 申请日: | 199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27 |
发明(设计)人: | 匡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匡国雄 |
主分类号: | B62K5/02 | 分类号: | B62K5/02;B62M1/04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美哲 |
地址: |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自行车。
现有的两轮自行车都是通过脚蹬杆作圆周运动,带动链轮旋转,再由链条带动后飞轮(后车轮)转动来驱动自行车向前行驶,其车速只能依靠人力(蹬力)的大小而改变车速的快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踏式二级链条驱动结构的三轮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三个轮子的结构形式和脚踏式二级链条驱动系统。其驱动系统中的二级链条分别为前链条和后链条,中轴上设有四个链轮:即左端双链轮和右端双链轮;具体地说在中轴两端各装有两个大小不同的链轮。后轴上设有五个大小不同的飞轮;这是为了便于调整自行车的速度换档之用,而比普通自行车多设计了几个链轮和飞轮。本车的脚蹬设计为脚踏杆,在脚踏杆下方设有一横轴,横轴上设有一个链轮和两个棘轮;脚踏杆下端与棘轮外圈紧固连接。前链条一端啮合在横轴链轮上,另一端啮合在中轴左端链轮上;后链条一端啮合在中轴右端链轮上,另一端啮合在后轴五飞轮上。两个棘轮是通过钢绳和滑轮串联起来,使棘轮工作协调,本自行车采用方向盘式导向系统而便于操纵,本实用新型的机理是通过脚踏杆作往复运动经棘轮改变为旋转运动。再经二级链条传动来带动后飞轮(后轮)转动,从而驱动自行车行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自行车的技术方案加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示意图。
图3为棘轮结构示意图。
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三轮结构形式,它主要由车架、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和掣动系统等组成。
驱动系统是采用脚踏式二级链条驱动结构,驱动系统中两个脚踏杆(14)的下方有一横轴,在横轴上设置一链轮(15)和两个棘轮(16),脚踏杆(14)下端与棘轮(16)的外圈紧固连接;中轴上两端各设有两个大小不同的链轮:即左端链轮(12)和右端链轮(11);后轴上设置五个大小不同的飞轮(6),以便换档调速之用。二级链条分别为前链条(13)和后链条(8),前链条(13)一端啮合在横轴链轮(15)上,另一端啮合在中轴左端链轮(12)上;后链条(8)一端啮合在中轴右端链轮(11)上,另一端啮合在后轴五飞轮(6)上。两脚踏杆(14)下的两棘轮(16)是通过钢绳和滑轮(17)串联起来,以便两棘轮动作协调。
中轴左端和后轴右端各设有一个张缩轮(10),用来自动调节二级链条的长度,以保证链条传动的平稳性。前链条(13)和后链条(8)各设有一个调速控制器(拨链器)其控制器的手柄(2)、(4)分别设置在方向盘(1)的立管上和刹车杆(3)上。
参看图3,棘轮是采用内接式棘轮结构,脚踏杆(14)是用螺栓紧固在棘轮(16)的外圈(19)上,棘轮(16)的内圈(22)则是用平键(23)固定在横轴上,内圈上的止动爪(20)在弹簧(21)的压力下与棘轮外圈(19)的内缘相触,当脚踏杆(14)带动棘轮外圈(19)顺时针摆动时,止动爪(20)便插入棘轮外圈(19)内缘齿间。推动棘轮内圈(22)带动横轴运转,当踏杆带动棘轮外圈(19)逆时针摆动时,止动爪(20)在棘轮外圈(19)内缘齿上滑过,故棘轮内圈(22)不动,由于采用钢绳和滑轮把两个棘轮(16)串联起来,故两个脚踏杆不同步的动作,横轴便获得单向连续旋转而带动二级链条传动。
本自行车在变速时,可通过装在方向盘(1)下的和刹车杆(3)上的拨链器控制手柄(2)、(4),拨动链条在中轴与后轴上不同齿数的链轮,就可获得所需的车速。人们可根据道路不同情况,变换多种不同车速。
本自行车设有轻质流线型车罩(5),使人们在行驶过程中以防风雨;同时,在车架设有斜式靠背椅(9),靠背椅(9)的高度和斜度可根据人们舒适要求而任意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车速快、操纵容易、舒适,并可根据不同情况而换档调整车的速度,踏动比一般自行车更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国雄,未经匡国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3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