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式铁路曲线钢轨涂脂器无效
申请号: | 90213766.2 | 申请日: | 199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8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10 |
发明(设计)人: | 姚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1K3/02 | 分类号: | B61K3/02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景明 |
地址: | 11001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铁路 曲线 钢轨 涂脂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曲线钢轨涂脂装置。
多年来,铁路工务人员解决铁路钢轨侧磨问题,采用的是人工涂机油的办法,这种方法浪费人力和油料,机油在钢轨侧面停留的时间短,减磨效果不明显,近年来,在解决钢轨侧磨问题时,有的着眼于改变轨道结构,使轮轨之间达到合理配合,如改变超高,加大或减少轨距,采用耐磨轨和改变轨底坡等措施,但由于机车型号较多,车速不均,线路状态差别等原因,效果不理想,国外一些国家的铁路开行专门涂脂车,利用直线少涂,曲线多涂方式进行涂油,这种专用涂脂车在铁路行车密度大的情况下不易采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随客车尾部携带的,利用压缩空气对油桶内油脂予加压力,通过固定在车辆转向架上的喷油嘴对曲线钢轨涂脂的器械。
本实用新型是由涂脂车、油桶、手压泵、喷嘴组成,油桶1安装在涂脂车2上,油桶底部设有输油孔通过输油管3与手压泵4相连,手压泵安装在涂脂车架上方,手压泵与喷嘴5之间通过输出油管连接有压力表6和换向阀7,滤清器8位于换向阀底座内,在与喷嘴连接部分的输油管上设有卡子9,油桶为全封闭压力贮油桶,桶盖与桶体之间设有密封垫,由螺栓固紧,油桶内油脂上面放有刮油板,油桶顶盖上设有压缩空气入口10,滤清器为在带有圆孔的金属板上安有滤网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使用携带方便,性能稳定,涂脂效果可靠等特点。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是将贮油桶和手动泵安装在一个小车上,贮油桶为全封闭压力贮油桶,桶盖与桶体之间设有密封垫,由螺栓固紧,油桶顶盖上设有进气嘴,安全阀,压力表,油桶底部设有出油孔,其上安装有输出油管并与位于小车架上部的手压泵相连,手压泵上的输油管通过压力表与换向阀相连接,换向阀的作用是可将喷油嘴转向铁路两铁轨的任一侧,换向阀与喷油嘴由输油管连接,换向阀底座内设有滤清器,在输油管上设有卡子,卡子可以将喷油嘴固定在车辆转向架上,喷嘴对准轨头下内侧7-9毫米处,根据铁路曲线走向,往铁路轮内侧喷油。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这样实现的,在使用时,用打气筒对贮油桶的压缩空气入口打气,当压缩空气达到1.5公斤/厘米2时,按动手压泵将贮油桶内的油脂泵出,采用这种办法主要是解决贮油桶内的油脂粘度大,手压泵不易泵出的问题,在贮油桶内设有刮油板,由于油脂粘度大,会附着于油桶壁上,油桶内的油脂有相当多的部分无法进入油泵,随着空气压力的加大,刮油板向下运动,可以刮掉桶壁上的油脂,解决了附着于桶壁油脂过多,油桶的有效容积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输油管采用160公斤/厘米2的输油胶管,尽可能加大出油管的直径,减少油脂在油管中流动阻力,油脂中含有过多的杂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涂脂器上加有滤清器,滤清器为在带有圆孔的金属板上安装有滤网而成。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添乘方式将涂脂器置于客运列车尾部,将喷油嘴固定在车辆转向架上,工作人员在客车上操纵,车行至曲线地段即可向钢轨侧面涂油,使用这种车载涂脂器,在铁路行车密度大的铁路沿线非常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3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能源速热水装置
- 下一篇:气压式回流端面尾轴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