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点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14222.4 | 申请日: | 199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1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陆占平;陆占良;李秀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占平 |
主分类号: | F23Q7/00 | 分类号: | F23Q7/00;B60R27/00;A24F15/1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28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装置 | ||
一种适于轿车等各种机动车辆和家庭用的全自动点烟装置。
在车辆行驶中,司机吸烟要用一只手按下点烟器,约十秒钟点烟器的电热丝烧红后,拔出点烟器,然后开始点烟,若点烟器电热丝的温度不够,则需重复以上过程,即使司机请人代点烟,也同样分散驾车注意力,而且不卫生,已有的点火器仅是一个替代火柴或打火机的简易装置,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全自动点烟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通过由或非门组成的逻辑电路、四只大电流开关集成块TWH1至TWH4等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控制落烟轮、送烟装置、鼓风装置等实现自动落烟、送烟至电热丝被自动点燃,并声响鸣示后又自动送出香烟,香烟被抽出后,电路自动切断,实现点烟过程全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其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全自动点烟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图2、全自动点烟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3、全自动点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触发器,2光电检测器,3自动关闭电路,4靠轮电磁控制机构,5落烟电磁控制机构,6电热丝控制电路,7延时电路,8电源,9电动机(D1),10驱动轮,11光敏管(G1),12发光管(LED1),13储烟盒,14落烟轮,15靠轮,16发光管(LED2),17鼓风扇,18汇风罩,19电热丝,20烟筒,21光敏管(G2),22出烟口,23电子控制装置。
如图3所示,该装置上方有一只下部呈喇叭口状的储烟盒13,其喇叭口与可以绕轴廻转的落烟轮14相通,落烟轮14为垂直安放的一个四等分转盘结构,且每一等分的空间只允许落入或容纳一支香烟。落烟轮14受落烟电磁控制机构15的控制,落烟电磁铁每吸动一次,落烟轮14即廻转90,同时落入烟筒和由储烟盒进入落烟轮14中香烟各一支。一只长管状烟筒20承接着位于其上方的落烟轮送下的香烟,烟筒20的一端靠近电热丝19,另一端则是通向面板上的出烟口22,烟筒20壁上开设的槽孔,使分设在烟筒两侧的驱动轮10和靠轮15,皆可通过槽孔抵紧烟筒20内的香烟,烟筒20出口端壁附近相对设置发光管LED112和光敏管G111当烟落下时,光敏管G111被遮光,落烟电磁铁DT1断电,靠轮电磁铁DT2吸合,靠轮15抵住香烟,并将其送至电热丝19端,在靠近电热丝19端附近的筒壁上则相对设置发光管LED2和光敏管G221,当烟被送至电热19端时,G221被遮光。当烟被送出一段时,光敏管G221即受光。当烟被抽出时光敏管G1和G2均受光,使晶体管BG1截止,继电器J1释放,电路自动切断。上述光敏管G1和G2宜选用光敏电阻,发光管12、16为发光二极管。
该装置的送烟装置是一个带有驱动轮10的电动机D19和靠轮15构成的。电动机D19与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电连接,结构上保证继电器J2吸合时,电动机D1将烟送至电热丝上,J2释放时,电动机D1反转将烟送出。一只由电动机D2驱动的鼓风扇17和汇风罩18构成的鼓风装置,使香烟尽快点燃。上述储烟盒13和落烟轮14可用塑料成型工艺制成,烟筒20则用适宜径向尺寸的金属管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占平,未经陆占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4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