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对讲头盔在审
申请号: | 90214228.3 | 申请日: | 199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7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03 |
发明(设计)人: | 俞桂珍;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桂珍;王建明 |
主分类号: | A42B3/00 | 分类号: | A4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对讲 头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盔,特别涉及摩托车驾驶员用头盔。
现有的对讲头盔,仅一种供公安,部队使用的盔形类似于国内常见军用头盔的无线对讲头盔,其特征是在盔体顶端装有收发信机,对应耳孔部装有耳机。使用时,佩戴者手持无线报话机对讲,这种头盔结构和形状与交通部门规定的头盔安全要求不符,不适用于驾驶摩托车使用。现有的骑摩托车头盔,通常有不带护腭的半盔,带护腭的全盔,一款两用盔和夏盔四种类型。前三种头盔均存在佩戴者听觉明显减弱,难以听清发动机起动后是否熄火及行驶中不易依靠听力掌握后方情况的现象,尤其在行车带人时,驾驶员与后座或挂斗乘坐者近距离通话也十分困难,难以询问或协商行走路线,常需在路口停车询问或走错路折回,不仅使用不便,而且影响交通和行车安全,同时也不利于公安或部队在行车中的应变指挥。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近距离通话方便的摩托车驾驶员用多功能对讲头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对讲头盔,包括盔壳,保护层,挡风玻璃。在头盔下部和一侧的通话装置是由一开有通话口1.2.4的管状话音通道3构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的开有通话口1.2.4的管状话音通道3其通道口1.2.4分别在头盔内的护腭部,对应耳孔部和后下部。开有通话口1.2.4的管状话音通道3可用固定于盔壳内侧与保护层起同等作用的橡胶,塑料或相似材料构成。护腭部的通话口4上沿同人的鼻翼和鼻梁部外形吻合,下沿同人的下腭上部,口下部外形吻合。整个通话口4将口鼻部与壳体内空间隔开,后下部的通话口1与盔壳后下部开孔位置相对应。
按照上述方案,开有通话口1.2.3的管状话音通道3与盔壳内侧贴近的一面同盔壳内侧的曲率相同,可用粘接剂粘接在盔壳上。话音通道3富有弹性,可取代头盔内下部的海棉保护层,护腭部的通话口4与对应耳孔部和后下部的通话口1.2互相连通,也可分别将护腭部的通话口4与后下部通话口1连通,后下部通话口1与对应耳孔部通话口2连通。通话时,驾驶的话音经护腭部的通话口4,话音通道3,从后下部通话口1传出,乘坐者的话音经后下部通话口1,话音通道3,从对应耳孔部的通话口2传入。由于前后通话距离较近,话音通道3内声波能量衰耗较小,可有效地将话音集中并传给对方。本方案不仅通话效果好,而且材料节省,构成简单,兼有防止档风玻璃形成雾气的提高视觉作用。
图一为开有通话口的管状话音通道构成的头盔侧面半剖视示意图。
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对讲头盔,包括盔壳,保护层,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头盔下部和一侧的通话装置是由一开有通话口1.2.3的管状话音通道3构成。话音通道3上的通道口1.2.4分别开在头盔的护腭部内侧,对应耳孔部内侧和后下部外侧。通话口1.2.4通过话音通道3互相连通。通话口4的上沿同人的鼻翼和鼻梁部外形吻合,下沿同人的下腭上,口下部外形吻合。整个通话口4将口鼻部与壳体内空间隔开。开有通话口1,2,4的管状话音通道3,可用富有弹性的橡胶模压成型,用粘接剂固定在盔壳下部和一侧。通话时,驾驶的话音经护腭部的通话口4,话音通道3,从后下部通话口1传出,乘坐者的话音经后下部通话口1,话音通道3,从对应耳孔部的通话口2传入。由于前后通话距离较近,话音通道3内声波能量衰耗较小,可有效地将话音集中并传给对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桂珍;王建明,未经俞桂珍;王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4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