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滴斗内带滤管的医用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90214470.7 | 申请日: | 199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31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剑文;匡敖生;姚忠道;徐剑平;胡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能源器材厂 |
主分类号: | A61M5/165 | 分类号: | A61M5/165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斗内带滤管 医用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医用输液器,特别是含有过滤装置的医用输液器。
为确保人身安全,必须严格控制药液中不溶性微粒输入人体,在输液器内增设过滤装置可滤除不溶性微粒,但现有技术中这种过滤装置大多为平面状的滤网、滤膜或无纺布,其有效过滤面积较小,输液器难以使微粒滤除率与药液的流量、流速同时达到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过滤装置的医用输液器,其结构简单且有足够的过滤面积以使微粒的滤除率和药流的流量流速都能达到要求。
本实用新型输液器由滴斗、药液输入导管、输出导管、穿孔器组成,滴斗内设有试管状的过滤装置称其为滤管,该滤管的管底向上管口向下倒置固定于滴斗内,并通过滴斗下端的引接管与输出导管相通,滴斗的下部内壁与引接管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沉淀坑。药液由输入导管进入滴斗,较大的微粒在坑内沉淀,微小的粒子由滤管滤除,净化后的药液通过滤管、引接管及输出导管由注射件输入人体。
本实用新型输液器采用的管状过滤装置体积小,结构紧凑而有效过滤面积大,且有沉淀和过滤双重作用,过滤效果好,滤除率高,可使药液的流量和流速及微粒的滤除率同时达到要求。本输液器结构简单,一次性使用,制造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和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1实施例中,滴斗2上端与输入导管1相连,输入导管的前端是穿孔器7,滴斗的下端通过引接管5与输出导管6相连,输出导管的端部与注射件3相连。滤管4倒置套接于引接管5的上端而固定于滴斗2内,在滴斗的下部内壁与引接管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沉淀坑8。此实施例中,滴斗2与引接管5互为分离体,滤管先与引接管套接再从滴斗下端孔中伸入滴斗内固定。
图2实施例中,滴斗2的下端有一个与引接管连成一体的底盖2-1,安装时先将滤管与底盖上的引接管套接,随后将底盖与滴斗相合,沿口用胶合剂或溶剂密封,直径较大的滤管可用此实施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输液器的滤管可以是网状结构的纤维管、微孔滤膜管或深层迷宫式高分子材料微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能源器材厂,未经常州市新能源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4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