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伸缩双向运输带式运输机无效
申请号: | 90214529.0 | 申请日: | 199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9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06 |
发明(设计)人: | 乔尚明;单衍刚;陈宗铎;明晓远;宋建东;安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科研试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5G15/00 | 分类号: | B65G15/00;B65G21/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胜华 |
地址: | 213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双向 运输 运输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地下条件的运输设备,广泛适用于煤矿井下顺槽掘进后煤、矸石和辅助物料的运输。
目前国内已有的SS-44、SJ-80A、SJ-80B型双向运输带式运输机,上皮带向外运煤,下皮带向内运送辅助物料。它先将物料装入料船,推动料船进入下皮带槽中,由挡料板控制随皮带一起运往工作面。这种运输方式需在运输机一侧增设装料平台、进料架等装置,並受支腿的限制,诸如拱形棚和运输机自身机件等物料不能运送。这些超过皮带宽度的辅助物料也只得靠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或者使用单轨吊或绞车接力等设备运输,这些辅助设备费用高,並对巷道支护有一定技术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上皮带运送辅助物料、下皮带运煤的双向运输带式运输机。所送物料不受皮带宽度和支腿的限制,解决了其它机型的双向运输机不能运送拱形支架、拱形梁及运输机自身机件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已有的双向带式运输机的基础上,保留了驱动装置、储带仑、皮带、卸料部和机尾部,增设了双犁式卸煤器、装料部、可调中间架和转载小车,其运行方向与已有的双向运输机相反,即上皮带向巷内、下皮带向巷外运行。启动运输机,煤从掘进工作面经掘进机、转载机进入转载小车,由转载小车中的犁式卸煤板不断地传到下皮带上,从工作面向巷道外运行的下皮带将煤送至所需位置时,该地设有卸煤器将煤卸至另一皮带或煤仑,完成向外运煤的任务。当需要从顺槽口将各种辅助物料运往工作面时,只需将物料放在装料部上推向上皮带,物料随上皮带一起往工作面运行到卸料部,依靠物料的惯性力经斜置的卸料托辊自动卸下,达到向内运送辅助物料的目的。通常所用的中间架高度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套筒式支腿的可调中间架,调整量为300~400毫米,其上纵梁装着平辊、下纵梁安装槽形辊。
本实用新型在煤矿井下顺槽与掘进机或装煤机配套作煤巷掘进运输时,运输长度随煤巷掘进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而延伸,集主运输、辅助运输于一身。与下皮带运料的双向运输机相比,节省了侧面装料平台、进料架和料船等设备费用及其所占的巷道空间,特别是解决了U形钢拱形支架、拱形梁和运输机自身机件的运输问题。高度可调的中间架在起伏不大的巷道内,可保持皮带的水平运行。本实用新型不多占用巷道断面,加快掘进速度,而且根本解决了人工搬运辅助物料的问题,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和设备投资。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的系统图。
图2、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犁式卸煤器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图4、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料部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6、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中心架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8、图9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卸料部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图10、图11、图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载小车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由驱动装置(1)、双犁式卸煤器(2)、储带仑(3)、装料部(4)、可调中间架(5)、皮带(6)、卸料部(7)、转载小车(8)和机尾部(9)组成。其驱动装置(1)、储带仑(3)、皮带(6)和机尾部的结构与国内的DSP1040/800型单向运输机基本相同。储带仑(3)用来延伸或缩短皮带长度。
参阅图2、图3,双犁式卸煤器(2)由连板(10)、卸煤器(11)、支撑板(12)、弹簧压紧器(13)和底座(14)组成,支撑板(12)和弹簧压紧器(13)使卸煤器(11)紧貼在皮带(6)上,以保证将煤卸尽。本实施例中,双犁式卸煤器为钢和胶带组合结构,其长、宽、高度分别为1620、1150、603毫米。
装料部(4)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它由压辊(15)、平托辊(16)、平台(17)、下纵梁(18)、支腿(19)、导向辊(20)、立辊(21)、改向辊(22)、槽形托辊(23)构成。由于上皮带运送物料,可直接将物料放在平台(17)上並向前推动,物料接触到转动的皮带即被带走运向工作面。导向辊(20)和改向辊(23)可使皮带与平台(17)处于同一高度,便于装料。装料部(4)为钢结构,其长、宽、高度分别为4000、1232、864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科研试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4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