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浮动性机械密封无效
申请号: | 90214872.9 | 申请日: | 199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2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06 |
发明(设计)人: | 夏新龙;姜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新龙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冰心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机械 密封 | ||
一种新型机械密封,属于非弹性体接触动密封。可广泛用于机械、化工、轻工等行业中的反应釜、罗茨风机、离心机及齿轮减速器上。
现今反应釜采用的部标釜用机械密封HG5,当反应釜轴的摆动大时,因该密封浮动性差,致使密封泄漏,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罗茨风机和齿轮减速器现今采用盘根和皮碗密封,也未解决泄漏,从而引起风机效率下降,齿轮减速器漏油,不仅消耗能源,也污染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浮动性能的机械密封,以解决轴摆动大导致密封泄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实现:
在现有标准的釜用机械密封结构中,将分别在与动环和静环相连的转动和静止构件内,开设以转轴为中心的锥面槽,在槽内分别放置动环密封圈和静环密封圈。并在转动构件与 轴间设置轴间密封圈。
当反应釜轴产生较大的摆动和轴向位移时,由于采用动、静密封圈开槽为锥面,以及受弹簧的轴向推动作用,使动环和静环具有较高的浮动性,使相互接触的密封面 始终保持紧密贴合,保证大摆动下密封面不泄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
双端面高浮动性机械密封。
见图1,两端面即密封腔〔18〕内装有两个端面密封(又名机械密封)。即两个密封面A、B。中部传动套〔10〕用销钉〔20〕固定于转轴〔21〕,并随同转动。两者间设轴间密封圈〔12〕,以防轴间泄漏。传动套〔10〕左端通过传动销〔11〕与动环座〔8〕连接并传动,动环座〔8〕内镶嵌动环〔7〕,传动套〔10〕与动环座〔8〕间开设的锥面槽〔9a〕内放置动环密封圈〔9〕。密封盖〔1〕内圈设静环座〔5〕,静环座〔5〕内镶嵌静环〔6〕,密封盖〔1〕与静环座〔6〕之间开设的锥面槽〔3a〕内放置静环密封圈〔3〕。密封盖〔1〕用螺钉〔2〕固定于密封腔〔18〕,并采用密封圈〔4〕作为密封腔〔18〕与外部介质的静密封。
传动套〔10〕右端外园装动环座〔14〕,并经传动销〔22〕连接传力。动环座〔14〕内镶嵌动环〔16〕。传动套〔10〕与动环座〔14〕之间、静环座〔17〕与密封腔〔18〕下端分别放置动密封圈〔15〕和静密封圈〔19〕。传动套〔10〕与静环座〔14〕之间设置弹簧〔13〕。
当转轴〔21〕转动,通过传动套〔10〕分别带动动环〔7〕、〔16〕转动,在弹簧〔13〕的作用下,使之分别向静环〔6〕、〔17〕压紧,从而使左右端密封面〔A〕、〔B〕贴合,B密封面阻止被密封介质向密封腔〔18〕内泄漏,A密封面阻止密封液向外泄漏。有被密封介质的右端设置反应釜。
此双端面机械密封,也可将反应釜设置于左端,则A密封面阻止被密封介质向密封液泄漏,B密封面阻止密封液向外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新龙,未经夏新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4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