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叠式外过滤装置的三相反应釜无效
申请号: | 90215527.X | 申请日: | 199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9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03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县化肥厂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南通市专利服务部 | 代理人: | 王幼琴 |
地址: | 2261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叠式外 过滤 装置 三相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叠式外过滤装置的气、液、固三相化学反应釜,特别是一种集化学反应装置与分离装置为一体的,适用于气、液、固三相连续反应,并同时进行物料分离的化学反应釜。
以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为例,这种以兰尼镍为催化剂的加氢三相反应,目前是在一个内有72只布制袖筒和空心花板组成的内过滤装置的反应釜(图1)内进行的。釜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固体催化剂一兰尼镍,液体物料从釜盖的加料口通入,在搅拌器作用下固体催化剂与液体物料混合,同时从釜盖的料口通入氢气,在一定的压力与温度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是连续进行的,液体物料不断地通入,在搅拌下完成反应,同时反应物料冲击浸泡在反应物料中的布制袖筒而被过滤,催化剂留在釜内继续作用,反应液从布缝透过,从空心花板的间隙中的直径方向上的四个出料口排至四周的环型料管,并由此引至下道工序。
这种结构的三相反应釜,其布制袖筒和花板组合成的内过滤装置占据了反应釜容积的20%左右,且在剧烈搅拌下的反应液的冲击下和在反应温度、压力的影响下,布制袖筒容易破损,袖筒与花板联接处又易松动而渗漏。在如此众多的袖筒和联接处中只要有一处破损或松动即需重新调换袖筒或重新装配,否则催化剂就会带入下道工序,而造成过氧化氢的分解,引起事故。调换布制袖筒或重新装配都需停机,打开反应釜。据了解此种结构的反应釜,长则半年,短则一个月需要维修一次,每次影响生产2-3天,在本例的生产中,每停机维修一次损失兰尼镍催化剂100公斤、反应物料50Kg滤布80米,价值达8000至10000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带釜外过滤装置的三相反应釜,使反应釜有效容积增加,同时装配、清理、检修方便,减少了停机检查带来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由釜盖、釜体、搅拌器,其特征是位于釜体内侧的一个和外过滤装置(14)连接并相通的,有出料口的有盖漏斗型内分离器和釜体外侧的与釜体连接并相通的有封头及N(N>O)个单元过滤器叠合并由标准法兰及拉杆固定成外过滤装置的过滤段和位于过滤段下面的有料口的筒体及筒体下有回料口的锥体组成的外过滤装置组成的本实用新型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外过滤装置的单元过滤器是由上法兰、下法兰、支承环、及上、下法兰与支承环间均布的各48根支承筋、蒙在支承环和支承筋上的滤布组成的。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现有的有内过滤装置的三相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外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外过滤装置单元过滤器的结构图(正视)。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外过滤装置的单元过滤器的结构图(俯视)。
其中:
1、袖筒 2、空心花板 3、出料管
4、环形料管 5、6、进料口 7、釜盖
8、釜体 9、搅拌器 10、内分离器顶盖
11、内分离器 12、进料口 13、料管
14、外过滤装置 15、下口 16、回料管
17、夹套 18、卸料口 19、放空口
20、封头 21、单元过滤器 22、拉杆
23、出料总管 24、筒体 25、锥体
26、回料口 27、标准法兰 28、下法兰
29、上法兰 30、上支承筋 31、下支承筋
32、滤布 33、支承环 34、出料管
35、外封闭圈 36、滤液腔 37、空腔
下面用一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细节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县化肥厂,未经海门县化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55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拂尘器
- 下一篇:直立多片挤压式液相外延石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