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收割耕整机无效
申请号: | 90215753.1 | 申请日: | 199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0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放鸣;邓幼苗;罗万鹏;刘明君;刘兰桂;陈卫疆;郭文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3/12 | 分类号: | A01D43/12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4111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收割 整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犁及其他土壤耕作机具并与其联合的收获机械。
农民收割水稻沿用镰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还影响抢插晚稻季节;推广使用割禾器、割晒机、联合收割机等收获机构以来,大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但是在机械转向、行走等性能上还不能适应水稻收割需要,加之价格高农民购置困难,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面窄;用于收割的立式割台结构紧凑、重量轻、割幅窄,但它与所有收割机一样要求双轮驱动,需有一个极为复杂的变速箱和动力输出机构,所以它无法进行水稻收割;水田耕整机是近些年来定型推广的一种小型水田机耕作业机械,它用独轮驱动,乘座式,一名操作人员操作,可进行犁田、耙田、蒲滚、平整等水田耕整作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转向灵活、适应性广、价格低廉。但是只能在机耕方面表现出优越性,不能用于收割。因而,割台和水田耕整机各自单独使用时都存在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收获机械,这种收割机械将割台和耕整机联合组成一种收割和犁田、耙田、蒲滚、平整等水田耕整的机械,广泛用于收割水稻,也适于其它根茎类作物收割。
这种水稻收割耕整机包括收割和耕整两部分结构,收割部分的割台具有往复剪切运动的组合刀片及其护板和与其连接的输送带,在割台的前端还装有分禾杆和拨禾轮,拨禾轮内装有星轮;耕整部分具有一主体大梁,在大梁前部安装有柴油机,传动箱皮带轮一端与柴油机相连传递动力,另端连接驱动轮。在大梁中部安装有供操作人员使用的座凳和扶手,在大梁后部有能挂装犁、耙、滚、平田机具的支撑架,大梁后部装有平衡盘,尾端还装有小拖泥板。特征是在收割部分和耕整部分之间具有挂接机构、动力传递机构和提升调节机构,在割台前端具有扶禾机构,还具有重力平衡机构。挂接机构是用于联接割台和耕整部分且安装在传动箱动力支承板下面的挂接架;动力传递机构是在传动箱动力支承板下面轴承支座上装有传递轴,传递轴安装有皮带轮,动力通过耕整部分的传动箱皮带轮传递到传递轴,再传递到割台的装置;提升调节机构是与挂接架连成一体的杆套并且在杆套内装有能上下滑动用以控制割台高度的提升调节杆;扶禾机构在割台前端,具有扶禾板和能使扶禾板转动的转动支杆,以及与转动支杆相连并供操作人员操纵的操纵杆;重力平衡机构包括位于割台底部的滑板和大梁后部的平衡块。这种水稻收割耕整机的驱动轮是凸状轮毂驱动轮。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它利用现有的水田耕整机为底盘用挂接机构连接割台,不破坏割台和水田耕整机原有结构,就可完成收割和犁田、耙田、蒲滚、平整等水田耕种作业,用于收割水稻或其它根茎类作物,应用广泛;采用独轮行驶,运行灵活,效果极好;采用乘座式,操作人员坐在机上操作,减轻劳动强度;这种收割耕整机工作效率高,价格低,深受农民欢迎。
图1是水稻收割耕整机结构图,为主视图;
图2是水稻收割耕整机结构图,为俯视图。
附图说明:挂接架(1)、传递轴(2)、皮带轮(3)、提升调节杆(4)、杆套(5)、扶禾板(6)、转动支杆(7)、滑板(8)、平衡块(9)、大梁(10)、柴油机(11)、传动箱皮带轮(12)、驱动轮(13)、扶手(14)、座凳(15)、支撑架(16)、小拖泥板(17)、平衡盘(18)、割台(19)、护板(20)、组合刀片(21)、输送带(22)、分禾杆(23)、拨禾轮(24)、星轮(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水稻收割耕整机是将现有90型割晒机割台(19)与水田耕整机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与一挂接架(1)连成一体,挂接架(1)用角钢焊成,安装在传动箱动力支承板下面,用螺栓联接安装。现有90型割晒机割台(19)属于立式割台,包括组合刀片(21)及其护板(20)和与其连接的输送带(22),在割台(19)的前端还装有分禾杆(23)和拨禾轮(24),拨禾轮(24)内装有星轮(25),其技术性能及规格如下:割幅900mm,刀片速度1.6米/秒,铺放角度90°±10°,割刀行程60mm,割茬高度50-100mm,重量50kg。现有水田耕整机包括大梁(10)、柴油机(11)、传动箱皮带轮(12)、驱动轮(13)、扶手(14)、座凳(15)、支撑架(16)、小拖泥板(17)和平衡盘(18)。其技术性能及规格如下:外型尺寸2040mm×1865mm×1305mm,机重115kg,配套动力175F或165F,耕宽230mm,耕深70-170mm,耙幅1200mm,蒲滚宽140mm,行走速度3.69公里/小时,工效犁田1.5亩/小时,耙田、蒲田3亩/小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之二动力传递机构是在传动箱动力支承板下面轴承支承座上装有传递轴(2),传递轴(2)安装有皮带轮(3),动力通过耕整部分的传动箱皮带轮(12)传递到传递轴(2),最终传递到割台(19),以保证割台运转;主要特征之三提升调节机构是用于调整割台(19)高度,由于水田的泥脚深浅不一,为保证水稻割茬高度的大致相同,必须随水田泥脚深浅变化而调整其安装高度,由40mm×4mm方钢即提升调节杆(4)联接在割台(19)联接套上。割台(19)联接柄插入联接套,即提升调节杆(4)与割台(19)联成一体,50mm×4mm的方钢即杆套(5)焊在挂接架(1)上连成一体。这样,将提升调接杆(4)套入杆套(5)内并可以上下滑动定位来调整割台(19)的安装高度;主要特征之四扶禾机构由扶禾板(6)、转动支杆(7)和操纵杆构成。当收割到最后一排禾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必须把最后一排禾推倒并压入泥中损失稻谷,这时操作人员拉动操纵杆使转动支杆(7)运动,扶禾板(6)沿箭头所示方向运动扶住最后一排禾,一直送到割台(19)的组合刀片(21)将其收割;主要特征之五是在割台(19)下面安装一滑板(8),大梁(10)后部装一平衡块(9),割台(19)和挂接机构的重量在耕整部分前方偏右。为了保证重心的平衡,在割台(19)的下面安装了滑板(8),在水田表面滑动,可防止割台(19)插入泥中,又保证水稻割茬大致相同。平衡块(9)装在大梁(10)后部则保持平衡。工作时,操作人员乘坐在座凳(15)上操作,柴油机(11)发动动力使驱动轮(13)转动,收割机前进,并且割台(19)的组合刀片(21)往复剪切切割水稻,边行走边收割,禾杆被切断后仍呈直立状,进行横向输送,排出机外时,禾杆与收割机前进方向大致成90°铺放。驱动轮(13)轮毂设计制成凸状,以利于平衡偏牵引力。这种水稻收割耕整机可用于收割其他根茎类作物。支撑架(16)挂装犁、耙、滚、平田等机具可用于水田耕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湘潭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57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