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风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90215812.0 | 申请日: | 199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41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先勋;夏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长沙市岳麓环保机电厂 |
主分类号: | B04C5/24 | 分类号: | B04C5/2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龚建清 |
地址: | 41008***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风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旋风除尘器。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旋风除尘器,都仅作收尘用,其原理是利用气流旋转产生离心力,将含尘烟气中的尘粒甩到除尘器的圆筒璧上,沿筒璧溜到锥斗捕获。较为先进的旋风除尘器,一般包括含尘气流入口15、外旋风除尘器16、净化气流出口9、净化气流集气室10、内旋风除尘器、下料管19、排灰机构4,内旋风除尘器安装在外旋风除尘器16内,内旋风除尘器包括有含尘气流入口、净化气流出口,内旋风除尘器与外旋风除尘器16分别连接有各自的下料管19、下料管19与排灰机构4连接,外旋风除尘器16采用对数螺旋线简体,内旋风除尘器配置有二个或多个,排灰机构4一般采用螺旋出灰机。含尘气流由含尘气流入口15进入外旋风除尘器16内进行初步净化,除去粗大的尘粒,初步净化后的气流,再进入内旋风除尘器进一步净化,除去细微尘粒,净化后的气流进入净化气流集气室10,由净化气流出口9排走,收集的尘粒由下料管19落入螺旋出灰机排走。该类除尘器一般采用钢材制成,耐高温,可用于工业炉窑的烟尘净化,但是,由于内旋风除尘器没有根据外旋风除尘器16内旋转气流净化后产生的外涡环气流和内涡环气流位置高低的不同而设置,因而除尘效率不很佳,特别是对高温烟气中所含的热量仍无法回收,排入大气后,亦会造成大气的热污染和热能的浪费,因此,研制一种新的旋风除尘器已为急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除尘器,既能高效地除尘,又能回收烟气中所含的热量,减少了对大气的热污染和热能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根据进入外旋风除尘器筒体内的含尘气流在筒内旋转并初步净化后,在外旋风除尘器筒体内部外周上部产生外涡环气流,而在外旋风除尘器筒体内部中心部位中、下部产生内涡环气流的不同,将内旋风除尘器分为内上旋风除尘器和内下旋风除尘器,同时分别在内上旋风除尘器和内下旋风除尘器的筒体外周,安装螺旋型换热水管。这样,由于气流的旋转,产生涡流,使气流沿换热螺旋水管横纵向进行冲刷,产生强烈的换热作用,达到了既能高效地除尘,又能减少对大气的热污染和热能的浪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含尘气流入口、外旋风除尘器、净化气流出口、净化气流集气室、内旋风除尘器、下料管、排灰机构,内旋风除尘器安装在外旋风除尘器内,内旋风除尘器包括有含尘气流入口、净化气流出口,内旋风除尘器与外旋风除尘器分别连接有各自的下料管,下料管与排灰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a.内旋风除尘器分内上旋风除尘器和内下旋风除尘器,内上旋风除尘器安装在外旋风除尘器内部外周上部,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内下旋风除尘器安装在外旋风除尘器的中心部位中、下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在内上旋风除尘器、内下旋风除尘器的筒体外周,安装有螺旋型换热水管,换热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外旋风除尘器筒体上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连接。其特征还在于排灰机构为脉冲冲灰器,在脉冲冲灰器的水封室内装有曲线形导泥板,在脉冲冲灰器的尾部,安装有脉冲控制仪,以控制电磁阀开闭,使水从喷口喷出。其特征还在于脉冲冲灰器装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其特征还在于导泥板的剖面形状为双纽线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除尘效率高达92%以上,阻力损耗在1000帕以下,换热系数在40以上。该除尘器既能起到高效旋风除尘器的收尘作用,又能起到锅炉省煤器的作用,可直接代替目前工业炉窑中使用的省煤器和旋风除尘器,而且,换热水管无需人工清灰。如果安装在链条炉、往复炉等层燃炉上,排空浓度可低于我国的二级排标要求,同时还有一定的脱硫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长沙市岳麓环保机电厂,未经湖南大学;长沙市岳麓环保机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5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