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丝千斤顶无效
申请号: | 90215825.2 | 申请日: | 199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6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正洪 |
主分类号: | B66F3/08 | 分类号: | B66F3/08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4171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载荷提升的能够双向同时位移的双丝千斤顶。
常用的丝杆千斤顶,采用拧动螺母使单向丝杆旋转位移,顶头上升,实现载荷提升。它的结构虽不太复杂,也不易损坏,但升降速度慢。还有一种锥齿轮千斤顶,它由齿轮传动取代上述的螺母。其结构较复杂,加工难度较大,又有专车专用的局限性,另一种油压式千斤顶,虽操作方便,但也存在上述不足,且易渗漏油,修复保养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双向同时位移的双丝千斤顶,做到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操作省时、省力,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顶头固定联接在左旋丝杆上,底座固定联接在右旋丝杆上,将左旋丝杆、右旋丝杆分别旋入套筒顶身的内螺纹中。套筒顶身的中部钻有两个互相垂直的通孔。将操纵手柄插入通孔中,左、右转动操纵手柄,可实现双向丝杆同时位移从而使其载荷上下位移。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有部件皆采用普通钢材由一般加工方法制成,所以造价低廉;由于结构简单,各零部件受力均匀,可保长久使用而不易损坏;由于采用双向螺旋丝杆,使升降速度加快,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中,顶头(1)与左旋丝杆〔2〕固定联接,底座〔5〕与右旋丝杆〔4〕固定联接,将左旋丝杆〔2〕、右旋丝杆〔4〕分别旋入套筒顶身〔3〕的内螺纹中,在套筒顶身〔3〕的中部钻有两个互相垂直的通孔〔6〕。使用时可将操纵手柄〔7〕插入套筒顶身〔3〕的中部通孔〔6〕中。为保证顶头〔1〕与载荷接触可靠,顶头〔1〕的上平面为V型状。本实用新型若采用精铸加工,可简化为三件组合,即:顶身〔1〕和左旋丝杆〔2〕铸为一件,底座〔5〕与右旋丝杆〔4〕铸为一件,套筒顶身〔3〕为一件。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参数是:整机高度220mm,运程160mm,载荷重量3000kg。实际制作时,本实用新型可按附图1的比例适当增大,从而形成不同规格的一系列双丝千斤顶。
操作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置于某一选定的基础上,用手拧动套筒顶身〔3〕的中部,使顶头〔1〕与载荷产生一定的接触力,这样顶头〔1〕、左旋丝杆〔2〕与载荷形成一个临时整体,右旋丝杆〔4〕、底座〔5〕与基础形成一个临时整体,此时,将操纵手柄〔7〕插入套筒顶身〔3〕的中部通孔〔6〕中,左右转动,即可实现双向丝杆同时位移,从而使其载荷作升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正洪,未经黄正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5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