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作显示器的磁性液面计无效
申请号: | 90216199.7 | 申请日: | 199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3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惠;余作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正惠;应乾国 |
主分类号: | G01F23/26 | 分类号: | G01F2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显示器 磁性 液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磁性液面计。
磁性液面计是一种新型的现场指示液面计,国内已生产多种型号,如浙江省瓯海化工机械厂生产的CQ型磁性液面计就是其中一例。这种液面计利用磁球两面颜色的不同来指示液位,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就显得不够醒目,液面计小球带有转动轴,容易引起机械故障。实用新型专利87206539用干簧管取代磁球,由干簧管的通断控制发光器件发光来显示液面,这种技术解决了磁球机械故障的问题,但依靠一只发光器件显示液面仍然不够醒目,而且一旦干簧管故障,当通不通时,液面计就失去显示,因而其可靠性仍有待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一系列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光柱显示液面,具有较高可靠性的磁性液面计。
本实用新型由不锈钢管、带永磁体的不锈钢浮筒、显示板、控制电路和直流电源组成。不锈钢管上下部侧面各安装一连通管,连通管经法兰与待测液面的贮液容器连通。带永磁体的不锈钢浮筒浮于不锈钢管内的液面之上,永磁体装在浮筒内,固定于浮筒的上部。贮液容器液面变化时,浮筒随之上下浮动。显示板紧靠不锈钢管安装,显示板上装有显示电路、电源电路和一系列等距排列的干簧管和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显示板上安装二个完全相同的由干簧管、发光管、恒流源及控制电路组成的液面显示系统,每个系统都采用分段组合的结构形式,分成若干个显示段,每个显示段都包含一组干簧管、二组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和二个恒流源。一组发光管安装时其导通方向向上,另一组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安装时其导通方向向下,这二组发光二极管各自串联后与一恒流源相串接,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管一一对应地相互并联之后再串联,其每一串联连接点经一干簧管与电源连接,干簧管与发光二极管沿不锈钢管轴向等距排列。其特征是当浮筒随贮液容器液面升降至某一位置时,浮筒内永磁体使与其相邻的干簧管导通,从而其上部的某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发光,而其下部的另一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于是显示板上就显示出二种颜色的光柱,二种颜色光柱的交界面即为待测液面。当某一干簧管发生该断开不断开的故障时,显示系统就有二只干簧管同时导通,这时这二只干簧管之间的发光管不发光,上面一只干簧管以上的某种颜色的发光管发光,下面一只干簧管以下的另一种颜色的发光管发光,液面位置在二种颜色发光管光柱之间,由于本液面计装有二个独立的显示系统,另一系统无故障时,该系统二种颜色光柱交界面即为液面位置。两个系统同时出现故障,则液面在二光柱之间的某一位置。
每个显示段的顶部和底部都装有由一只继电器、二只干簧管和一只三极管组成的段控制电路,其作用是当浮筒永磁体位于该段上方时,该段导通方向向下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永磁体位于该段下方时导通方向向上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永磁体位于该段中间位置时,位于永磁体上方的导通方向向上的发光管发光,永磁性下方的导通方向向下的发光管发光。采用了这种组合结构方式,某段的故障不会导致整个液面显示系统失去显示。
本实用新型用发光管形成的光柱来显示液面,使显示更加醒目,增设控制电路,采用分段组合结构,在干簧管出现故障时仍能显示液面的大致位置,并提示故障的出现,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显示醒目,可靠性高、功能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1)为不锈钢管,(2)为浮筒,(3)为用来与贮液容器相连的法兰,(4)为连接管,用来连通不锈钢管和贮液容器,(5)为显示板,(6)为排液法兰,(7)是法兰或盲板,用来密封不锈钢管(5),(8)为电源和控制电路安装盒,(9)为永磁体。显示板(5)的结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2为显示板的侧视图,图3是显示板正面主要元器件配置图,图4是显示板紧靠不锈钢管(5)的背面元器件配置图。图中(11)、(12)是二组等距分布的干簧管,每相邻两干簧管的距离由液面计测量精度确定,图中(10)、(13)、(14)、(17)为发光二极管,(13)、(14)为一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其导通方向向下,(10)、(17)为另一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其导通方向向上,这些发光管也等距分布安装。(15)是套在发光管外的遮光罩,由浅色塑料或有机玻璃组成。(16)为各显示段的控制继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正惠;应乾国,未经徐正惠;应乾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61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