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50型系列摩托车变速皮带轮无效
申请号: | 90216314.0 | 申请日: | 199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2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12 |
发明(设计)人: | 祁天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天德 |
主分类号: | F16H55/56 | 分类号: | F16H55/56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伯庚 |
地址: | 330044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50 系列 摩托车 变速 皮带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动力传动离心式无级变速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50型系列摩托车的无级变速皮带轮。
在已有的技术中,50型系列摩托车上传动系统中使用的从动皮带轮都是老式三脚爪结合式的皮带轮,这种老式的皮带轮存在着下列缺陷
1.三脚爪很容易损坏,造成受力不均匀,致使皮带受损。
2.三脚爪圆形部分和移动盘的壳体内孔相摩后,增大两者之间的间隙,致使轮盘盘体部分产生径向跳动,轮盘的夹角增大,传动皮带轮的接触面减小,皮带出现翻滚,缩短了皮带的寿命。
3.结构简单,工艺性差,维修困难。
4.经常需加油,拆装需专用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用三脚爪,轴向几乎无摩损,不需加润滑油的一种50型系列摩托车无级变速皮带轮。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50型系列改进型摩托车无级变速皮带轮,它包括移动从动盘、从动盘、弹簧、弹簧座,其特征在于移动从动盘内的滑套和从动盘外轮毂相配合,滑套内槽中用滚销和从动盘外轮毂上的销孔相配,从动盘的轮毂和锥套外径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其特征在于滑套采用粉末冶金件加工而成,其开内槽形状为腰形。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其特征在于从动盘的轮毂端部开有安装档圈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艺性好,维修方便。
2.皮带轮工作无轴向摩损,不需加润滑油,使用寿命是老式三脚爪皮带轮的6倍以上,皮带寿命增长1~2倍以上。
3.皮带轮噪声比原来低5~10dB。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视图。
图面解释:滑套3,锥套4,轮毂5,从动盘6,移动从动盘7,
弹簧8,弹簧座10,滚销9,档圈11。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详述:50型系列摩托车无级变速皮带轮主要是采用机械动力传动离心式原理来实现无级变速的。当摩托车在平行的道路上行驶时,由于路面阻力很小,此时速度快,但只需要发动机很小的扭矩,受弹簧8和离心力的作用,从动盘6和移动从动盘7的夹角最小,皮带在从动盘6和移动从动盘7之间的上部工作。当摩托车在上陡坡时,由于路面阻力很大,发动机需要的扭矩增大,转速急剧下降,皮带作用在移动从动盘7的摩擦力增大,离心力减小,由于摩擦力克服弹簧8的作用力,移动从动盘7水平位移,弹簧8受压皮带从上往下移动,即皮带落在从动盘6和移动从动盘7之间的下部工作,发动机转速增加,即扭矩增大。随着不同路况的变化,发动机转速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因此皮带也在皮带轮夹角范围内变化,以适应扭矩的需要。实现无级变速。
本实用新型移动从动盘7内装有滑套3,其中滑套3和移动从动盘7为静配合,两者为一整体后,通过滚销9和轮毂5相配,轮毂5与移动从动盘7为动配合,两者仅能轴向移动,不能作旋转运动。滑套3开有腰形槽,滚销9的头部在滑套3腰形槽可纵向活动。弹簧座10支承轮毂5端部用档圈11固定,弹簧8作用于弹簧座10和移动从动盘7之间,滑套3为粉末冶金件,其内含油密度为5.6~6.5克/厘米。因此无需加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移动从动盘7和滑套3压配后应牢固,不得有松动或打滑现象,移动从动盘7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滑套3作轴向运动,张开或合拢时应灵活,不得有卡死或明显的阻带现象。
本实用新型适用车型为:嘉陵50型、渭阳50型、重庆50型洛阳嘉陵50型系列轻便摩托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天德,未经祁天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6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