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片多极臭氧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90217315.4 | 申请日: | 199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3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贤位;蔡清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九三学社科技服务部;北京市建新医疗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樱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多极 臭氧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陶瓷片作为臭氧发生器的电介质,放电电极由许多平行的针状电极组成,感应电极为片状,这三者构成臭氧发生器的基本单元,该臭氧发生单元分成单面放电式及双面放电式两种,两个以上的臭氧发生单元组合成各种形状的臭氧发生器。
US-3565776公开了一种密封玻璃管内充惰性气体的臭氧发生器,CN-87212346U公开了一种充惰性气体玻璃管内火花放电型的臭氧发生器,由于玻璃管导热性差,火花放电产生的大量的热量难以很快散失,影响了臭氧发生效率。管式发生器一般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
JP-64-51303公开了一种电晕放电型玻璃管式臭氧发生器,需要在相对高的电压和电流下工作,因此消耗功率较大。
现有的臭氧发生器多数是平板式或管式,电介质通常采用玻璃、瓷釉等绝缘材料,这些材料的介电性能、耐高压性能都较差,介电质的厚度一般需接近或大于1毫米,有的甚至更厚。这类材料 的散热性能差,散热问题成为这类臭氧发生器存在的一大困难,一般要考虑留有较大的散热空间,或设计专门的冷却系统,从而造成这类臭氧发生器体积庞大。
我们发现采用高纯氧化铝陶瓷片作电介质由于导热性好,能较好地散失臭氧发生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至于因温度升高而使产生的臭氧分解,因此保证了臭氧稳定地产生,同时降低了对散热措施的要求,简单 化了结构;高纯氧化铝陶瓷强度大,它的强度,韧性都较玻璃质好,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有利于减薄厚度和缩小尺寸,氧化铝陶瓷的介电常数大,绝缘性能好,耐高压性能好,可以允许在大的电场强度下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采用氧化铝陶瓷片作基片,制成单面放电式以及双面放电式臭氧发生单元,在适当电源配合下,这两种臭氧发生单元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小型臭氧发生器;进一步采用多个臭氧发生单元拼装的方式,可以拼装成各种尺寸、形状,各种臭氧发生剂量的臭氧发生器,拼装的结果在保证臭氧发生量不变的情况下使臭氧发生器的体积近一步紧凑。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单面放电式臭氧发生单元或由双面放电式臭氧发生单元组成了陶瓷片多极臭氧发生器。单面放电式陶瓷片多极臭氧发生单元由氧化铝陶瓷基片1、多极放电电极2、感应电极3、硅橡胶层4组成:双面放电式陶瓷片多极臭氧发生单元由两个单面放电式的陶瓷基片叠加感应电极3夹在两个陶瓷基片1之间,占据了两个陶瓷片内侧位置,两个陶瓷片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放电电极2,构成双面放电式臭氧发生单元。前述单面放电式或双面放电式两个以上臭氧发生单元的组合方式,有将多个臭氧发生单元插入框架中构成的框架式臭氧发生器;也有在一个框架中将多个臭氧发生单元在一个平面上排列,构成的平面平列式臭氧发生器;在一个框架中多个臭氧发生单元在平行的平面上排列构成的平面平行式臭氧发生器;框架中的三组臭氧发生单元呈三角形排列构成三角形臭氧发生器。放电电极2由多个相互平行的针状电极构成,感应电极3呈片状,放电电极2与感应极3的有效面积比在5%-20%之间。每一臭氧发生单元用高纯氧化铝陶瓷片作电介质,在氧化铝陶瓷片的两个表面用金属钼、金属钨或金属铝粉三种材料中的一种制成浆料,印刷到陶瓷片上做成电极初型,经烧制,再电镀一层金属镍或涂上其它导电性氧化物层,形成放电电极2和感应电极3。
本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体积小,发生臭氧效率高,与CN-87212346U相比,结构紧凑体积减小3/4,每一片电介质的厚度比现有的多数臭氧发生器电介质厚度减少50%。片状臭氧发生器易于工业化批量生产,成本较低,在相匹配的电路下构成臭氧发生器,可以很方便地用于医疗消毒灭菌、器皿、衣物消毒、水的消毒、空气净化等方面。
图1:单面放电式陶瓷片臭氧发生单元平面图。
图2:单面放电式陶瓷片臭氧发生单元工作状态图。
图3:双面放电式臭氧发生单元图。
图4:平面平列式臭氧发生单元排列图。
图5:平面平行式臭氧发生单元排列图。
图6:三角形臭氧发生单元排列图。
图7:中小型臭氧发生单元空气冷却原理图。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实施例:
参见图1-2:单片式臭氧发生器单元是使用厚膜技术将金属钼、钨或铝的浆料,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印在氧化铝陶瓷片1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制成放电电极2和感应电极3,放电电极2与感应电极3通过焊点5与电源6接通,在陶瓷片的放电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由高频高压电源6施以高频高电压时,在放电电极区造成很强的电压梯度,电子被加速,能量迅速激增,在局部范围激发等离子表面辉光放电,在放电电极2的两侧发生紫兰色的光束,使空气中氧分子电离,高效率地产生臭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九三学社科技服务部;北京市建新医疗设备厂,未经北京市九三学社科技服务部;北京市建新医疗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7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