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麻花管真空相变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90217334.0 | 申请日: | 199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5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20 |
发明(设计)人: | 管楚定;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楚定;丛波 |
主分类号: | F28D19/00 | 分类号: | F28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君智 |
地址: | 1000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麻花 真空 相变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立式麻花管真空相变换热器,它属于热交换设备,包括烟道、蒸发器、冷凝器、射水抽气器等主要部件。
一般利用烟道烟气余热加热冷水或其他冷介质方法之一,是将高温烟气流经蒸发器的烟管内,使管外低于大气压(正常运行低于大气压约0.1~0.3巴)的热媒水沸腾产生饱和蒸汽,蒸汽上升到冷凝器在管外凝结成水,又重新落回到蒸发器内再沸腾,这样循环不止。冷凝器管内的冷水或其他冷介质吸收管外蒸汽热量而升温成70°~80℃的热水,供工业或生活使用,因此达到节能目的。
现有的真空相变换热器,其结构特点为蒸发器中的烟管束是低螺纹管,水平卧式排列,高温烟气从烟管内通过,热媒水在蒸发器烟管外沸腾,蒸汽经连接筒进入冷凝器凝结,凝结的水再从连接筒落回到蒸发器内,如此循环,使冷凝器管内冷水或其他冷介质升温。因其蒸发器、连接筒、冷凝器三者是不可拆连接,所以冷凝器不能根据冷介质的运行需要(如水硬度,介质压强等)而更换。换热器的烟侧换热强度尚弱,整个装置结构体积大,节能效果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麻花管真空相变换热器,整体结构合理紧凑,烟侧换热强度增强约2.5~4倍,节省管材,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立式麻花管真空相变换热器主要由蒸发器、冷凝器、射水抽气器、烟道组成。蒸发器由上水室、换热管、下降管、下水室组成,蒸发器中的换热管呈麻花状,即每根换热管两端部保留圆形,其余部份滚压成扁圆并拧成麻花状,换热管排列采取立式,同行相邻换热管扁圆断面按一横一竖排列,前后行的换热管间错位半个节距排列成束,使换热管管束达到最大密集排列形式,如图1所示。每根换热管下端伸入下水室固接在其管板上,上端伸入上水室固接在其管板上。将与烟道绝热的若干根φ80~φ120的水下降管两端也分别伸入上、下水室固接在相应管板上。冷凝器与上水室采用等直径可拆卸法兰联接,便于根据不同场合或用途更换冷凝器。蒸发器上下水室之间的两侧联有出入烟气的烟道。保证换热器处于微负压的抽气器由管道与冷凝器顶部相连。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图1.换热管排列示意图;图2.立式麻花管真空相变换热器剖视图;图3.捲板式冷凝器示意图;图4.列管式冷凝器示意图;图5.立式麻花管真空相变换热器立体图。图中:1.换热管,2.烟道,3.下降管,4.下水室,5.上水室,6.盘管式冷凝器,7.射水抽气器,8.安全阀,9.温度计,10.水位计,11.补疏热媒水阀。
本实用新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述如下:立式麻花管真空相变换热器蒸发器中换热管(1)采用麻花管束并改卧式为立式,按上述的规律密集排列成束,换热管根数根据运行设计需要而定,本实施例采用φ40×1.5,长1.1m,共130根排成10×13的管束。当高温烟气由蒸发器一侧烟道(2)进入,烟气以强紊流加旋转方式绕流换热管束后,从蒸发器另一侧烟道流出,热媒水在换热管内螺旋面上沸腾,增加换热强度,并有φ89×3的下降管(3)根数不限。本实施例采用四根,使凝结水有效地落回蒸发器下水室(4),保证热媒水进行水、汽循环的畅通流路。换热管在上水室(5)管板上伸出长度比下降管长,而在下水室管板上,下降管伸出长度比换热管长,这样利于热媒水流入下水室提高水的蒸发循环效率。冷凝器(6)与蒸发器采用等直径可拆卸法兰联接方式,蒸汽可畅通地由蒸发器进入冷凝器,使冷凝面热负荷均匀,而且可根据使用水质条件或不同冷介质,不同介质压强等要求更换相适应型式的冷凝器,如软水低压可用捲板式冷凝器(图3)、高压用盘管式冷凝器(6)、硬水则可采用列管式冷凝器(图4)。本实施例的抽气器采用现有的射水抽气器(7),可比现有技术换热器所用的电动抽水器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立式麻花管真空相变换热器装有安全阀(8)、温度计(9)、水位计(10)及下水室的补疏热媒水阀(11)等附件,可保证安全有效地进行运行,成为供工业锅炉或生活用热水(70°~80℃)或其他冷介质加热的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立式麻花管真空相变换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如下:1.烟气横向绕流换热管,比原低螺纹烟管结构烟侧换热强度增强2.5~4倍,且不易积灰。2.同等换热量条件下,本装置节省钢材40%~50%,结构合理紧凑而体积显著小,仅占空间直径1米,高2.1米;而原装置为长2米,高2.7米,宽1.6米。3.由于换热管排列密集,管间相互接触,阻尼消除气流引起的管子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楚定;丛波,未经管楚定;丛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7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