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金属型电热圈无效
申请号: | 90217479.7 | 申请日: | 199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9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荣;冯天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天裕 |
主分类号: | H05B3/10 | 分类号: | H05B3/1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泽智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金属 电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圈,特别是一种远红外金属型电热圈。
电热圈主要是作为加热器件应用于工业生产上,例如在注塑机械上的应用。目前的电热圈加热主要是采用热传导方式,由电热丝作为热源,其产生的光和热,通过绝缘物(或填充物)和基体,把热量传导到被加热的设备上,再间接地把热量传导到待加热的工质上。这种加热方式,加热时间长,热量损失大,电能的利用率是较低的。此外,现还有一种陶瓷式红外加热装置,是用多块有红外辐射作用的陶瓷件组合成环状,以普通弹簧形发热丝穿入孔内作发热源,但由于笨重易损坏,安装使用也十分不方便,故不能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利用了远红外辐射加热技术,且节能高效、安全耐用的远红外金属型电热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包括扁形发热丝、接线支架、接线端子、紧固螺丝,其特征在于:还有金属底面片、云母面、底片、云母芯片、绝热保温片、金属保护套,扁形发热丝绕在云母芯片上成为发热体,绕好发热丝的云母芯片两面装有云母面片和底片作为保护,在云母面片一侧还加有绝热保温片,金属底、面片和金属保护套把整个芯体封闭起来,并在金属底片的内壁涂复远红外辐射层。金属型电热圈的基体可以制成带状园形,也可制成平板式或其他形状。金属底、面片可采用不锈钢制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A-A)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由远红外辐射层1、金属底片2、云母底片3、云母芯片4、扁形发热丝5、云母面片6、绝热保温片7、金属面片8、金属保护套9、接线支架10、接线端子11、紧固螺丝12等组成。
云母芯片4采用绝缘电气性能良好的人造云母片(厚度约0.5mm以内)制造,在其上用扁形电热丝5绕制成发热体;绕好发热丝的发热体两面装有0.5mm以下的云母面、底片6、3,作为保护;在云母面片6一侧还加装一绝热保温片7,以加强电热圈绝热保温性能,减少电热圈表面的散热损失;然后,把带有绝缘、绝热片的电热圈芯体由不锈钢金属底、面片2、8和金属保护套9封闭起来;最后在电热圈(金属底片)内壁,即受热体紧贴的面上涂复远红外辐射层1、涂层厚度一般为0.2~0.5mm,涂料成份主要是氧化铁、氧化铬等金属氧化物,无机粘结剂可用硅胶、水玻璃等材料,稀释剂常用蒸馏水。由上述工艺生产的远红外金属型电热圈总厚度只有5mm左右,可使用380伏以内的电源。电热圈发热丝引出线用瓷接线端子11连接外部电源,瓷接线端子11用螺丝固定在金属保护套9上。调整紧固螺丝12可改变电热圈的直径,即可调整其松紧。
本实用新型经计量测试,比普通电热圈热效率提高10%以上,加热时间缩短25%以上,节约电能20%以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了远红外辐射加热方式,高效节能,省时省电;安全耐用,可广泛适用于工业或民用各种加热烘烤的需要。
2.结构合理,制造工艺简单,美观轻巧,使用方便,电压适应范围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电加热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天裕,未经冯天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74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柴油机烟度限制器校验器
- 下一篇:豆浆快速蒸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