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省柴(煤)灶无效
申请号: | 90217558.0 | 申请日: | 199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7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11 |
发明(设计)人: | 姚俊;孙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俊;孙芳琳 |
主分类号: | F24B13/02 | 分类号: | F24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 ||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农村、城市家庭和伙食单位做饭菜和烧开水之用的生活器具。
现有的柴(煤)灶,由于结构老式、简单,不能很好地发挥燃烧作用,给锅受热作用小。尽管有些地方对现有柴(煤)灶做了不同程度地改进,但灶型仍没有达到合理,加之烟囱口装在锅膛一方拉风,火从锅膛一方跑向烟囱口,形成火力层或火力柱,其下方和中间的火力对锅是不起受热作用,热能未能充分地利用,流失较大。同时,燃烧的温度又从灶条缝隙向下部灰池反射出去。因此,热效率只有20%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成品陶瓷省柴(煤)灶,可以烧柴或烧煤,节省桔杆柴或木柴50%以上,做饭菜快40%时间,热效率达50.4%(附《节柴灶测试记录报告表》一份)和节省用煤60%以上,做饭菜快40%时间,热效率达50%以上,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发展林业生产。同时,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搬运,用户买回使用,既简便省事,成本又比砌的灶便宜。而且操作方便,清洁卫生。
陶瓷省柴(煤)灶是这样实现的,在灶的外壳(1)上,有通风门(2)、灶门(9)、排风口(15)。在灶的外壳内部由下喇叭形通风洞(3)或园柱形通风洞(下同)、上喇叭形通风洞(5)、喇叭形燃烧室(7)或园柱形燃烧室(下同)、喇叭形托火锅膛(10)、园形通风槽(11),组装而成。陶瓷省柴(煤)灶,可用陶瓷或铁皮作外壳,内部组装的部件可用泥料做坯烧制或用生铁铸造而成。其外形像陶瓷缸或铁桶形状。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和作用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灶门(9)、喇叭形燃烧室(7)、园形通风槽(11)的平剖面图。
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门(2)、灶门(9)是在陶瓷省柴(煤)灶外壳(1)的一方下部和中部各开一个门,同时,在灶门(9)下方再开一个钩煤灰孔,排风口(15)是在陶瓷省柴(煤)灶外壳(1)中上部开一个口。其内部装置由下而上是下喇叭形通风洞(3)大口向下,小口向上和上喇叭形通风洞(5)下端小口(4)连接,其最小喇叭口(4)直径为4-18公分,上喇叭形通风洞(5)上端大口又和喇叭形燃烧室(7)下端大口连接,喇叭形燃烧室(7)上端小口(8)又和喇叭形托火锅膛(10)下端小口(8)连接,其小口壁与铁锅(13)底壁距离为1-8公分,喇叭形托火锅膛上口(12)壁与铁锅(13)周围壁、陶瓷省柴(煤)灶外壳(1)周围壁各保留距离,形成了喇叭形托火锅膛上口(12)和园形通风槽(11),其喇叭形托火锅膛上口(12)壁与铁锅(13)周围壁距离为0.6-5公分。其装置程序是由大口--小口--大口--小口--大口。灶条装在上喇叭形通风洞(5)和喇叭形燃烧室(7)的连接处,柴灶,灶条横放;煤灶,灶条直放。整个部件是装置在陶瓷省柴(煤)灶外壳内部的中部和上部位置,并成一体,固定在陶瓷省柴(煤)灶外壳(1)的内壁或底上。
参照图2、图3,本实用新型烟囱(16)接在排风口(15)上,排风口(15)接在园形通风槽(11)上,园形通风槽(11)和喇叭形托火锅膛上口(12)相通。这样烟囱(16)通过排风口(15)拉园形通风槽(11)的风,园形通风槽(11)又拉喇叭形托火锅膛上口(12)四周的风,使火成为“火伞”。
本实用新型是由陶瓷厂或机械等厂根据当地使用的铁锅规格制作的。烟囱(16)是用陶瓷管、铁皮管或砖砌成的。如果铁锅工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规格生产一、二号定型规格的铁锅尤佳,锅口沿有2-3公分宽外边(14)为好。
本实用新型由于下部(包括通风门(2)、下喇叭形通风洞(3)和上喇叭形通风洞(5))、中部(包括喇叭形燃烧室(7)和喇叭形托火锅膛(10))、上部(包括园形通风槽(11)和排风口(15))都得到了改进,使整个燃烧系统符合燃烧原理和燃烧原理间的制约关系。即燃烧的通风成为垂直风力上升,经过最小喇叭口(4),高度集中,流速加快,增强对喇叭形燃烧室(7)的火力的冲击力,加大铁锅(13)的受热能力。再一方面,灶条的缝隙温度又不会从最小喇叭口(4)反射出去。上喇叭形通风洞(5)使风先集中,后扩散(和起予热空气助燃,提高温度),中心的风力直冲喇叭形燃烧室(7),周围又有余风扩散,使喇叭形燃烧室(7)中间燃料多,进风多,周围燃料少,进风少,使进风量和燃烧时所需要的助燃空气量基本相等,增强了火力强度。再通过喇叭形燃烧室上口(8),又高度集中,流速加快,增强对铁锅(13)底的冲击力,首先使铁锅底受热能力强。再通过喇叭形托火锅膛(10),由于喇叭形托火锅膛(10)似铁锅形状,其内部空间悬空着铁锅(13),挡住火的去向,火冲击锅底后开花,由于园形通风槽(11)拉风,火从喇叭形托火锅膛(10)上升,分布成“火伞”,一直烧到铁锅口,使所有的火都能给锅发生受热作用。这种火,锅底添燃料少,火力强,温度高,给铁锅受热作用大,做饭菜快,节省燃料多,热效率高、而且好操作,清洁卫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俊;孙芳琳,未经姚俊;孙芳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7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座防雨装置
- 下一篇:防松、防盗螺母组合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