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乙形管道连接件无效
申请号: | 90217578.5 | 申请日: | 199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4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忠;王双虎;王双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焕忠;王双虎;王双宝 |
主分类号: | F16L9/02 | 分类号: | F16L9/02;F16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室内给水管道、煤气管道的安装,特别是在供暖管道与散热器进行相互连接需进行来回折弯安装时,使用的乙形管道连接件。
目前在进行室内给水管道、煤气管道的安装,特别是在供暖管道与散热器进行相互连接时,相当一部份散热器的安装工程需要使用乙形管道连接件,现在使用的乙形管道连接件均为用钢管手工弯制而成的,在弯制20毫米以上的乙形管道连接件时,由于要求的技术难度较大,且合格率不高,同时在进行供暖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时还要配备各种规格的活接头,用来完成供暖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工作。这样既增加安装工作的工作量和难度,又浪费了管道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给出一种减少管道安装工作的工序和难度,节约原材料,提高工作效率的乙形管道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乙形管道连接件,可由可锻铸铁或灰铸铁成型,各种规格的乙形主体件,其两个端口不在一条轴心线上,乙形管的角度可等于或小于90度,可分为内丝、外丝、内外丝乙形管道连接件,既乙形管主体件的两个端口为内螺纹或外螺纹或一个端口为内螺纹另一个端口为外螺纹,长丝形活接式乙形管道连接件,一个端口为内螺纹或外螺纹,另一个端口由乙形管主体件(长丝侧)与内接头和锁紧螺母连接为一体。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乙形管道连接件,是由乙形主体件(1)、内接头(2)和锁紧螺母(3)组成的,其乙形主体件(1)由可锻铸铁或灰铸铁成型,两个端口不在同一条轴心线上,乙形管的角度等于或小于90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乙形管道连接件分为内丝、外丝、内外丝乙形管道连接件和内螺纹长丝形、外螺纹长丝形活接式乙形管道连接件,参照附图4、5,乙形主体件(1)与内接头(2)和锁紧螺母(3)通过内外螺纹结为一体。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外丝乙形管道连接件的外形和局部剖面图,其乙形管道连接件一个端口为内螺纹,另一个端口为外螺纹。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丝乙形管道连接件的外形和局部剖面图,其乙形管道连接件的两个端口均为外螺纹。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丝乙形管道连接件的外形和半剖图,其乙形管道连接件的两个端口均为内螺纹。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螺纹长丝形活接式乙形管道连接件的外形和半剖图,其乙形主体件(1)的长丝侧一端与内接头(2)和锁紧螺母(3)相连接,另一端口为内螺纹。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螺纹长丝形活接式乙形管道连接件的外形和半剖图,其乙形主体件(1)的长丝侧一端与内接头(2)和锁紧螺母(3)相连接,另一端口为外螺纹。
图6和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乙形管道连接件的内接头(2)的平面和半剖图。
图8和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乙形管道连接件的锁紧螺母(3)的平面和半剖图。
在进行室内给水管道、煤气管道、供暖管道的安装时,既管道与管道之间的相互连接需进行来回折弯的管路安装时,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乙形管道连接件中的内丝、外丝、内外丝乙形管道连接件就可完成。在进行供暖管道与散热器之间的相互连接需进行来回折弯的管路安装时,可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螺纹长丝形或外螺纹长丝形活接式乙形管道连接件。操作时,如散热器为外丝形,可用内螺纹长丝形活接式乙形管道连接件,先将内螺纹一端的端口与散热器的外螺纹相互连接,再将内螺纹长丝形活接式乙形管道连接件的内接头(2)与供暖管的外螺纹对接,用管钳子咬住内接头(2)向反时针方向旋转,这时内接头(2)的内螺纹逐渐与供暖管道的外螺纹相连接,随后旋紧锁紧螺母(3),将内接头(2)予以紧固。如散热器为内丝形时,可用外螺纹长丝形活接式乙形管道连接件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乙形管道连接件与传统同类连接件相比较,可保证弯管的椭园率的质量,安装操作简便,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焕忠;王双虎;王双宝,未经王焕忠;王双虎;王双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75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