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机话筒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90217742.7 | 申请日: | 199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61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29 |
发明(设计)人: | 沈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光鹏;项公权;沈少锋;张建青 |
主分类号: | H04M1/17 | 分类号: | H04M1/17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玉峰 |
地址: |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机 话筒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臭氧(O3)作为杀菌剂,适用于电话间、卫生间,尤其适用于电话机话筒杀菌去臭的电子净化器。
现有电话机话筒使用后一般不进行杀菌净化处理,因而对人体造成传染或不适之感。目前,能杀菌净化的装置之一系由臭氧发生器、固定式定时器、净化装置壳体等构成,但是,这种杀菌净化装置1、壳体不是密闭盒、而以敞开工作方式制取臭氧,用于电话机话筒消毒去臭需要臭氧浓度较高,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2、因采用固定式定时器,同一净化器对于含臭味程度不同的净化对象不能都适用,如卫生间及电话机话筒等;3、放电管的放电电压要求在两千伏以上,其制作需专用设备,以致制作成本高,其配件成本相应也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卫生间、电话间、尤其适用于电话机话筒杀菌去异味的电子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而达到:由臭氧(O3)发生器、定时器、净化器壳体构成本实用新型,其臭氧(O3)发生器的放电管采用日光灯起辉器中的氖泡、定时器是时间可调的定时器,净化器壳体是密闭盒。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片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O3)发生器及其工作控制图。
如图1所示,由臭氧发生器(3)、定时器(2)、净化器壳体(6)构成本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如图3所示,由属现有技术的激励器(17)及若干个日光灯起辉器的氖泡(18)组成,每个氖泡(18)内电极(23)相联通并通过内电极导线(22)与激励器(17)产生的一高压输出端(19)连接,氖泡(18)外表面裹以网格状或线状等金属作为外电极(24)并通过外电极导线(21)同另一高压输出端(20)连接,氖泡(18)数量多少根据净化对象而定,一般为4-10个,定时器(2)是0-60分钟时间可调定时器(25),它通过降压电容(26)获得工作电源并通过继电器(27)的触点(15)控制臭氧发生器工作,(16)为熔断器,图1的(1)为电源,用于以电话机话筒或电话机为净化对象的净化器壳体(6)是密闭盒,密闭盒是置放臭氧(O3)发生器(3)、定时器(2)、电话机话筒(7)或电话机(8)、清洁片(5)的不泄漏臭氧的盒子;或者是置放电话机话筒(7)、清洁片(5)的不泄漏臭氧的盒子,如果是后者,电话机(8)上放一块压条(9),臭氧通过连通管(4)进入密闭盒(6),密闭盒(6)穿接上引线,联上连通管、盖上盖盒即可密闭,臭氧不会泄漏,因对密闭盒的密闭性要求一般,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如果净化对象是卫生间、电话间,密闭盒(6)盖子打开。本实用新型还配以清洁片(5),可预防电话机话筒由臭氧消毒去臭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再污染。清洁片(5),如图(2)所示,由具有若干个通气孔(10)的芳香纸(11)与塑料粘膜(12)粘合而成,其边缘有弧形凹槽(13),通话时粘在话筒的发话器与听话器上,话毕撕掉。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范围广、方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光鹏;项公权;沈少锋;张建青,未经张光鹏;项公权;沈少锋;张建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7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