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堆浸喷淋器无效
申请号: | 90218006.1 | 申请日: | 199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0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竹林;雷泽勇;黄乐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部第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5B3/02 | 分类号: | B05B3/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尤敏,张水俤 |
地址: | 42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转动部件的喷射装置,具体说是一种主要用于矿石或废石堆浸工艺中布液工序的堆浸喷淋器。
目前,国内研制的喷淋器都是用于农业和园林灌溉或工业粉尘控制。由于使用条件不同,这类喷淋器不适于甚至不能用于矿石或废石堆浸工艺。《E&MJ》(1988.9.153-155)中介绍了由美国赛宁格灌溉公司研制的一种堆浸喷淋器,如图2所示。该喷淋器的转动部件包括顶盖1′,叶轮2′、支杆3′和法兰盘4′,而且转动部件是单向支承的,即法兰盘4′以一定间隙套在管接头体5′上,其上、下极限位置由带O型密封圈11′的喷咀盖10′和管接头体5′限位。管接头体5′内孔嵌有控制流体流动方向的稳流管12′,其上端与喷咀9′连接,管接头体5′下端经密封垫圈7′与接管8′连接,并用管接头螺母6′拧紧。这种喷淋器因转动部件多、重量大,转动惯量大,当液压较低或喷淋器安装精度低,倾斜一定角度时,喷淋器就难于启动,甚至不能启动;由于转动部件采用单向支承方式,当喷射液由喷射孔喷到叶轮上时,整个转动部件沿管接头体轴线上升到上极限位置,同时绕管接头体轴线摆动旋转,在此过程中法兰盘与管接头体的接触面产生滑动摩擦磨损,同时支杆与喷咀盖之间也会产生滑动摩擦和冲击碰撞,致使支杆容易被磨坏或折断,这就降低了喷淋器的使用寿命;由于喷咀的喷射孔小,故极易结垢堵塞,同时喷淋高度高,喷淋强度低;此外该喷淋器零件多,整体结构复杂,制造、维修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启动灵活、运转平稳,使用寿命长、喷咀不易结垢堵塞,喷淋效果好,结构紧凑、制造工艺简单的堆浸喷淋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将减少转动部件,并采用双向支承方式,具体说,一种堆浸喷淋器包括管接头体、由管接头螺母和密封垫圈紧固在管接头体下端的接管,装配于管接头体内孔中的喷咀及位于喷咀上方的叶轮,所说的叶轮呈空心圆锥结构,在圆锥外表面开有导液槽,叶轮下端由其尖端所设的小圆柱体插入喷咀的喷射孔出口中,其上端通过装入支座轴孔中的轴和滚珠动配合连接,支座通过支杆与管接头体固定连接,使叶轮、轴和滚珠构成双向支承的转动部件。进入接管的喷射液流束经喷咀的喷射孔喷向叶轮时,由其顶端的小圆柱体分流后,射入叶轮导液槽,并沿导液槽流动,推动叶轮上升并平稳地旋转,液体自导液槽中射出时具有沿导液槽出口角方向的速度,这速度可分解为上升速度和离心速度,液体受叶轮旋转的制约,在导液槽内随叶轮旋转,故在喷离导液槽时,除具有上升和离心速度外,还具有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同的切向速度,从而使液体均匀地喷洒出去。
本实用新型由于减少了转动部件,并采用双向支承方式,特别是轴采用滚珠支承,转动部件重量减轻2/3以上,转动惯量小,在液压低或倾斜甚至水平位置,喷淋器均能灵活启动,平稳运转,无偏摆、无冲击、磨损小、延长了使用寿命,连续工作时间超过国家标准1.5倍以上;叶轮尖端的小圆柱体插入喷咀的喷射孔出口中,在运转过程中既起浮动支承作用,又起分流作用,还能起到防止结垢、消除堵塞作用,使喷淋高度降低了2m以上,提高了喷淋强度和喷淋均匀性,而且喷淋液颗粒性好;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制造、维修方便。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图;
图2是美国赛宁格灌溉公司研制的堆浸喷淋器纵向剖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堆浸喷淋器包括支座1、支杆2、管接头体3、管接头螺母4、密封垫圈5、接管6、滚珠7、轴8、叶轮9、喷咀10。其中支座1与其三根支杆2为整体结构,支杆2下端与管接头体3的法兰盘以紧配合连接。支座1的轴孔为圆锥孔,孔底为球面。轴8与圆锥孔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保证轴8的正常旋转。轴8上端与圆锥孔底的滚珠7为动配合连接,其下端带一圆盘,该圆盘与叶轮9的空腔止口以动配合相连。叶轮9为空心圆锥结构,其外表面上开有导液槽,尖端带一小圆柱体,该圆柱体插入喷咀10喷射孔出口(喇叭口)中。喷咀10以1:50锥度装配在管接头体3内孔中,喷咀10喷射孔为组合孔。接管6与喷射液体源相通,接管6利用管接头螺母4和密封垫圈5紧固在管接头体3下端。上述零件材料除滚珠7为玻璃、密封垫圈5为橡胶外,其余均为塑料。其中管接头螺母4,接管6为聚氯乙烯塑料,支座1、支杆2、管接头体3、轴8、叶轮9、喷咀10均为ABS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部第六研究所,未经核工业部第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8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