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导热层的烹饪器具无效
申请号: | 90218390.7 | 申请日: | 199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8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24 |
发明(设计)人: | 韦儒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华远电热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炳和 |
地址: | 510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锅体的材质为陶瓷质或搪瓷质或玻璃质的电热烹饪器具的传热结构的改进。
一般的电热烹饪器具,如电饭锅,其结构均是在电热板上放置烹饪锅体,电热板通过接触热传导把热传到烹饪锅体。对于烹饪锅体的材质为陶瓷质或搪瓷质或玻璃质的电热烹饪器具,这种结构较难实现,主要是陶瓷质或搪瓷质或玻璃质的烹饪锅体的制作一致性较差,电热板与烹饪锅体难以形成良好接触,热传导效率较差而且传热不均匀,故这类电热烹饪器具一般只能采用间接传热方式加热。间接传热方式除存在热效率不高的缺点外,一般也只在低加热功率的电热烹饪器具中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烹饪锅体材质为陶瓷或搪瓷或玻璃的电热烹饪器具的发热板与烹饪锅体的受热面能形成良好热接触的技术方案,设计制造出一种电热板接触传热加热式的陶瓷或搪瓷或玻璃电热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主要通过在烹饪器具的发热板和烹饪锅体的受热面之间设置一层导热层,使该导热层对锅体的受热面和发热板均形成密接触。
所说的导热层是一薄层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材料,其厚度一般在5mm以内,通常可把导热层与锅体的受热面固定成一体,从而使导热层与锅体受热面形成紧密的接触,而导热层的另一表面则在制作时使其和发热板面的形状配合,如可以设计发热板面和与之配合的导热层表面均为平面形,从而使烹饪锅体放置在发热板上时保证有良好的热传导。
所说的导热层的材料可以采用金属薄片,也可以采用基体为金属粉或(和)金属纤维的导热复合体材料,也可采用基体为金属氧化物粉的导热复合体材料,所说的金属氧化物粉可以是氧化镁粉或氧化铝粉。
金属薄片导热层可以用粘合的方法固定在锅体的受热面。基体为金属粉或(和)金属纤维的导热复合体材料或基体为氧化物粉的导热复合体材料可以采用喷涂后修整的方法固定在锅体的受热面形成导热层。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一般的电热控温装置,尤其是可采用PTC传感元件结合可控硅控温装置控制发热板工作。
本实用新型由于导热层补偿了陶瓷质或搪瓷质或玻璃质的烹饪锅体的受热面的不一致性,使发热板可以通过导热层均匀地对锅体加热,使发热板加热的结构可以用于陶瓷或搪瓷或玻璃质电热烹饪器具,这种电热烹饪器具不仅更符合烹饪卫生保健的需要,而且有较高的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祥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细节。
附图为一种带导热层的陶瓷电热锅的结构简图。
本电热锅的烹饪锅体部分包括锅盖(1)、锅体(2)、锅体(2)的材质为陶瓷,与锅体受热面(锅底)结合为一体的导热层(3),导热层(3)是一层基体为金属粉的导热复合材料喷涂在锅体(2)的底部,导热层(3)和发热板(4)的贴合接触面经修整加工保证两者良好贴合接触。图中(5)和(6)为控温装置部分、(7)为控制旋扭,发热板(4)、控温装置(5)、(6)和控制旋扭(7)均安装固定在底座(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华远电热电器厂,未经广州市华远电热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8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评定内燃机油清净性试验机
- 下一篇:六色拼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