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普通工字钢井架无效
申请号: | 90218442.3 | 申请日: | 199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5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17 |
发明(设计)人: | 唐上智;杨运宁;陈琦;杨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 |
代理公司: | 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春晓 |
地址: | 73005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普通 工字钢 井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钻井或地质勘探用普通工字钢井架。
在油田钻井和在地质勘探过程中,需要高大的金属塔架来提升井眼中的钻杆柱,金属塔架通常是由四扇平面桁架组成的封闭整体结构,具有较大的组合截面惯性矩,总体稳定性好,但是这种井架是用一根根型钢或钢管借助螺栓联接而成,拆装时工作量大,周期长,不适应快速搬迁的需要,又需要大量的高空作业,工人操作很不安全。石油工程师为了改善井架的拆装,提高效率,设计了各种适合快速搬迁的井架,如A型井架、桅式井架、Π型井架等,其中Π型井架又称为前开口井架,是诸快速拆装井架中较成功的一种,在工厂里制成三至五段桁架,在钻井现场水平拼装,用销子或法兰螺栓联接成一体,整体起升或下放,整体运输或分段运输,缩短了拆装周期,克服了高空作业等不利因素。
美国Dreco.Co.的Π型井架是Π型井架中具有代表性的,井架大腿系由宽翼工字钢制成,井架的横背梁,侧扇腹杆和斜杆也是用宽翼工字钢和角钢等制成,井架前面开口,易于拉甩钻具,内部空间大,司钻视野好,运输吊装方便。但是,我国不生产这种宽翼工字钢,只生产普通型工字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我国现有的普通工字钢等型材制成的、材料来源方便、重量轻,适合我国国情的Π型井架。
本实用新型的Π型井架是由单根普通工字钢或由双根普通工字钢经翼板对焊成箱形构件制成井架大腿,井架横背梁和部分侧扇横杆由单根普通工字钢制成。井架作成四段或五段桁架结构,用销子联接成整体,便于拆装和搬运。井架侧扇,除最下一段需要与人字架配合制成三角形之外,其余各段由单根普通工字钢制成的横杆分成近似等分的六格(大腿是单根普通工字钢的井架)或四格(大腿是双根普通工字钢经翼板对焊成箱形构件制成的的井架)框架结构,其余的横杆和所有的斜杆均由双根角钢加焊连接板制成。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井架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井架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井架中由双根普通工字钢翼板对焊成箱形构件制成井架大腿时井架的侧视图(图中只取第3段)
图5是图4中的B向视图
图6是图3和图6中C-C剖视图
在图1和图2中,本实用新型井架可制成三至五段,现用四段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井架分成1、2、3、4段,1为第一段,2为第二段,3为第三段,4为第四段,第四段的下部制成三角形,以便和人字架17相配合,1、2、3段井架大腿7、横背梁5和部分侧扇横杆13均由单根普通工字钢制成,侧扇斜杆15和其余横杆14均由双根角钢加焊连接板9,然后再与井架大腿7焊到一起。侧扇除最下一段,也就是上述的第四段外,其余各段由横杆13分成近似等分的六格框架结构。单根普通工字钢制成的横背梁5和用圆钢管制成的斜背梁6通过销子与井架的侧扇连接。
在图3中,可看到由双根角钢8和10加焊连接板9制成井架侧扇横杆和斜杆与单根普通工字钢7制成的井架大腿焊接的情况。
在图4中,可看到由双根普通工字钢经翼板对焊,构成箱形构件,制成井架大腿16。图中示出的是第三段侧扇,侧扇除最下一段外,其余各段由单根普通工字钢制成的横杆13分成近似等分的四格框架,各段斜杆15和其余横杆14均由双根角钢8和10加焊连接板9制成。
在图5中,可看到双根普通工字钢11和12翼板对焊,焊缝是18,构成箱形构件,制成井架大腿16,前后大腿16间是焊在其上的横杆14,横杆14是由双根角钢8和10加焊连接板9制成以后构成的。
在图6中,可看到双根角钢8和10与连接板9相焊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井架以国产型钢为选材的出发点,制作Π型井架,可以满足快速拆装的需要,又可节省外汇,是自力更生发展我国石油机械的一条捷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未经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8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冷却水夹套的电动机
- 下一篇:炭黑炉炉体构造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