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捆扎紧固器的安全吊货网络无效
申请号: | 90218460.1 | 申请日: | 199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7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永良;胡桂祥;钟永祺;许胜利;曹思明;窦工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港东昌装卸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交通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紫云,周志宏 |
地址: | 2001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捆扎 紧固 安全 网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捆扎紧固器的安全吊货网络,属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在公知技术中,如人民交通出版社1974年出版的《交通部门装卸机械化图册》第三册水运部分第153页中公开了一种棕绳网络,它由边筋、边框、网芯筋、吊系组成。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袋(箱块)货物同时吊运、成组堆垛的工具。它的不足之处是在吊运多块大小形状不一的货物时,如橡胶块,由于网络上没有捆扎货物的捆扎紧固器,货物会从中滑出。另外,在成组堆垛或吊运至车厢时,货物呈自然摊开状,货物可能滑出网络外,无法再行吊运或成组堆垛,即使能免强堆垛也随时有坍塌的可能,危及安全。吊运时,若临时加捆扎绳捆紧货物,不仅费工费时,而且捆扎绳仅一次性使用,无法回收,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将网络内货物捆紧又易解开的,吊运时既安全又能成组堆垛的带捆扎紧固器的安全吊货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吊系与边框相连的两连接点上连有捆扎件,两相对的捆扎件上分别装有紧固器和紧固带,紧固器由环和从环两侧延伸左右相对的两“L”脚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其它措施来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捆扎件可以连接在相邻两吊系与边框的连接点上。
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器左右相对的两“L”脚的两平面分别在环所在平面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器左右相对的两“L”脚中的任一脚与环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器左右相对的两“L”脚长短不一。
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器左右相对的长短不等的两“L”脚与环在同一平面上。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货物装入本实用新型内捆紧后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紧固器示意图。
图3是紧固带缠绕在紧固器上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例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一侧的捆扎件(5)穿过紧固器(6)的环(8),紧固器(6)可随意在捆扎件(5)上滑动;对侧的捆扎件(5)上装有紧固带(7)。捆扎件(5)可连接在同一吊系(4)与边框(2)连接的两连接点上,也可连接在相邻吊系(4)与边框(2)连接的两连接点上,其长短视网络上所堆货物的多少而定。
在船舱或车厢内使用本实用新型作成组吊运时,如装橡胶类块状物时,先将安全吊货网络平摊在地面或货物面上,将货物搬至网络内后拉起捆扎件(5),按图3所示的方法,将紧固带(7)末端绕过紧固器(6)一“L”脚后,压在另一“L”脚下,然后拉紧紧固带(7)末端,直至能保持货物堆后的姿态为止,由于缠绕在紧固器(6)上的两层紧固带间的摩擦力的作用,紧固带(7)不会自行松开,货物不会坍倒摊开。吊运时,将安全吊货网络的吊系(4)挂在起重机钩头上,吊系(4)被拉紧后可再次抽紧紧固带(7),使吊货网内的货物最后成形,这样无论在吊运过程中或吊运后卸至堆场或车厢内,被捆紧的货物一直保持原姿态。
若要解开紧固器(6)卸货时,可拉住紧固带(7)的末端朝紧固器(6)压紧脚的开口侧拉出,约束消除,紧固带(7)自行松开,此时即可倾倒出网络内的货物。
本实用新型与原有技术相比,吊货网络内的货物被捆紧保持固定的姿态,使吊运既方便又安全,且在成组堆垛时,可根据需要堆高不会坍塌,既节省了堆场场地面积又安全可靠,简化装卸工艺、节约劳动力与装卸成本,提高装卸效率和经济效益。紧固器结构简单,紧固与解开十分方便,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工作可靠的安全吊货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港东昌装卸公司,未经上海港东昌装卸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8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魔轮
- 下一篇:伞柄内能收藏伞面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