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润滑三线包缝机无效
申请号: | 90218642.6 | 申请日: | 199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5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17 |
发明(设计)人: | 虞和养;徐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县工业缝纫机厂 |
主分类号: | D05B57/34 | 分类号: | D05B57/34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6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三线 包缝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润滑三线包缝机,主要用于针织业包缝针织服装和小服装加工场的服装拷边。
就包缝机而言,为了提高工效和延长使用寿命,最好实现自动润滑各个润滑点(轴与轴套之间的摩擦面)。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半自动润滑三线包缝机存在以下缺点:(一)无法对针杆实现自动润滑;(二)通油油标装在机壳上面,分油器装在机壳后面,机壳加工工艺复杂,且工艺要求较高;(三)控制油量的节流阀装在通油管内,调节油量不方便;(四)润滑油飞溅流至工作面,污染产品。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针杆实现自动润滑、结构紧凑,能防止污染工件的自润滑三线包缝机。
解决上述目的的方案是:在回油管内设置阻尼孔,分油器和针杆的供油点之间设有供油管,通过对油路油压的改变,实现对针杆的自动润滑,同时,分油器内设油标芯,油标芯孔与供油管接头连通,並将节流阀体设在管接头内,将分油器、通油油标和节流阀体制成一体,结构紧凑。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视图;
图1-a是图1的P1、P2剖面图;
图1-b是图1中回油管7的放大视图;
图1-c是图1-b的A-A剖视图;
图2是分油器、油标芯和节流阀体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3-a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3-b是图3-a的B-B剖视图;
图4是定位盘的结构视图。
本实施例包括机壳部分、针杆过线部分、抬牙送料部分、压脚、抬压脚部分、切刀部分和弯针部分,机壳部分设有分油器(1),分油器(1)内设油标芯(2),分油器设有五个管接头,其中供油管接头(4)与油标芯孔(3)连通,回油管接头(16)与回油管(7)连接,回油管(7)内设有阻尼孔(8),节流阀体(5)设在管接头(6)内,管接头(6)与针杆(9)的供油点之间设有油管(10),其余管接头与通向其它润滑点的油管相接。
弯针部分的主轴(11)和主轴套(12)之间设置密封圈(13),可以防止润滑油从主轴端渗出。
为了防止飞溅流至工作台的润滑油污染被加工件,在机壳油盘(14)下设置一定位盘(15),既起到定位作用,又可防止污染工件。
由于针杆(9)高速运动,需经常添加润滑油,而针杆的供油点低于润滑点,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回油管(7)内设置阻尼孔(8)增加油路油压,同时,在通油管接头(6)内设节流阀体(5),以实现对针杆的自动润滑。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分油器、通油油标和节流阀体制成一体,使得外部供油系统结构紧凑、工艺简化,制造成本大为降低。对针杆实现自动润滑,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能防止润滑油外溢污染被加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县工业缝纫机厂,未经乐清县工业缝纫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8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开关真空度在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缝线编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