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龙行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18745.7 | 申请日: | 199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3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08 |
发明(设计)人: | 苗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天杰 |
主分类号: | A63H13/20 | 分类号: | A63H13/20 |
代理公司: | 太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冬涛 |
地址: | 032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有序分布在壳体隔层内灯泡的明暗变化,而使得该隔层看似象龙行走的装置。
现有的各种以龙为主题的观赏装置,都是在龙体四周安置灯泡,随着灯泡的明暗变化,龙看上去并不行走,观赏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观赏性强的电龙行走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个壳体的正面设置有透明板(如玻璃等),在壳体内透明板的背后中部有一代表龙身的波浪状隔层,在该波浪状隔层的最高部和最低部再顺向设置看似象龙头和龙尾的隔层,所设置的龙头隔层和龙尾隔层又将波浪状的龙身隔层的最高部和最低部再次依次分隔,且龙身隔层的最高部的龙头隔层向上,龙尾隔层向下,而最低部的龙头隔层向下,龙尾隔层向上,最低部的龙尾隔层经过一个波峰的龙身隔层和下一个最低部的龙头隔层构成一条整龙的形状,而最高部的龙尾隔层经过一个波谷的龙身隔层和下一个最高部的龙头隔层构成另一条整龙的形状。在每条龙的各隔层内设有灯泡,这样,随着整条龙体体隔层内的灯泡的明暗变化,从透明板上就看似龙在行走一样。
图1a、图2a为本设计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壳体1的正面设置玻璃,玻璃的背面可附有一层透明物2(如纸、硬纸板等),在壳体1内透明物2的背后中部有一代表龙身的波浪状隔层3,在该波浪状龙身隔层3的最高部和最低部再分别顺向设置代表 龙头和龙尾的隔层4、4′和5、5′,所设置的龙头隔层4、4′和龙尾隔层5、5′又将波浪状的龙身隔层3的最高部和最低部再次依次分隔,且龙身隔层3的最高部龙头隔层4′向上,龙尾隔层5向下,而最低部的龙头隔层4′向下,龙尾隔层5′向上,最低部的龙尾隔层5′经过一个波峰的龙身隔层3和下一个最低部的龙头隔层4′构成一条整龙的形状,而最高部的龙尾隔层5经过一个波谷的龙身隔层3和下一个最高部的龙头隔层4构成另一条整龙的形状,在壳体内的背面与每条龙的龙头隔层、龙身隔层、龙尾隔层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灯泡6、7、8、9、10、11,灯泡伸入龙体的各隔层内,每条龙内有7个灯泡,其中4个灯泡伸入4个龙身隔层内,当然,也可直接在各隔层内直接安置灯泡。这样,壳体内各整条龙体内的灯泡依次亮时,壳体正面玻璃就出现龙在起伏行走的样子。
此外,本设计还有一附加装置,其可位于壳体内,也可位于壳体外,它是由电机带动一减速箱,再由减速箱带动一导电转轴转动,转轴套有一圆盘,将壳体内每条龙体隔层内的灯泡引线分别并接在一起,再依次接在均匀分布的圆盘表面的导电触点上,转轴的顶端有一随转轴转动并能和触点接触的导电弯杆,转轴接电源,当接通电源并使电机转动时,导电弯杆依次和圆盘上的触点接触,使得灯泡6、7、8、9、10、11依次发亮,调整转轴的转速,就可改变壳体内龙的行走速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壳体内设置了龙体的各隔层,隔层内又有灯泡,随着灯泡的明暗变化,在壳体正面产生龙起伏行走的样子,观赏性大大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天杰,未经苗天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87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气门间隙自动补偿器
- 下一篇:水稻收割耕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