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橇式稻麦收割器无效
申请号: | 90218932.8 | 申请日: | 199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3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邹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镇 |
主分类号: | A01D1/06 | 分类号: | A01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橇式稻 麦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在田间工作时,能自位调整推进角度。运动时能保持与地面平行。特别是具有能收割稻麦和便于滑行的装置。
近年来市场提供的那种单一“水稻收割器”,很象是铁锹面上开个叉口。在叉口处装上刀片,在田间推动,就能收割水稻。但是这种收割器的把柄是固定的,这使高矮不同、行进距离不一致的操作者在收割时,会常常发生“铲地”和“上飘”的现象而影响工作。第二是它只能单一的收割水稻而不能收割麦类作物。第三是刀片离地面太近,工作时刀片与稻根周围的泥砂、石块直接摩擦和碰撞,极易磨损或断裂。第四是它只能单向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自位调整推进角度的双向橇式稻麦收割器,能有效地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改变原来收割器的固定手柄为180°内旋转限位,并能自位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在收割器的本体上,装有刀架和刀片的机构。
2、在与手柄相连的本体上装有可以转180度的限位铰链机构。
3、在本体的下面,装有形似雪橇的流线形滑橇机构。
4、在本体的前端,设有装卸麦叉的机构。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向橇式稻麦收割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结合图1、图2祥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及工作情况。
操作者首先决定是用P1方向的“推割”,还是采用P2方向的“拉割”,在限位铰链(6)180°的旋转范围内,选择适当角度,并且固定,然后再调整铰链(6)的自位活动区间,以保证收割器在运动中与地面保持平行。当操作者通过手柄(1)将力P1或P2传递给限位铰链(6),就推动本体(7)。装在本体(7)下的滑橇(2)就开始在田间地面上滑行,当稻杆进入叉口刀架(3)内,就被螺栓(4)紧固在刀架(3)上的刀片(5)切断,切下的稻杆被围缘(8)有规律地拦齐装满后,翻倒侧边待捆。麦类作物的收割方式与上述相同。不同之处是:在割麦时必须在刀架(3)的前端装上麦叉(9),它具有理顺和扩宽围拢麦杆的结构。
在上述切割稻(麦)的过程中,由于限位铰链(6),保证了收割器在运动中始终与地面平行,从而达到刀片(5)对稻(麦)杆进行垂直切割。由于滑橇(2)呈流线形结构,所以工作轻巧、灵便、省力。更重要的是滑橇(2)使本体(7)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所以减少刀片与泥砂、石块的摩擦和碰撞,从而提高了刀片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镇,未经邹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8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