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电式称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18950.6 | 申请日: | 199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5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10 |
发明(设计)人: | 柳祖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祖翼 |
主分类号: | G01G13/30 | 分类号: | G01G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慧,楼艮基 |
地址: | 北京市永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称重 装置 | ||
一种机电式称重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粮食、化工、建材等行业中。
目前所采用的机械式打包称如图1所示,它包括有用两个刀口支架6支撑起的、金属制成的秤杆5,置于秤杆上的法码3和游码4,连结在秤杆一端的秤斗7,及由电机10带动的下料搅笼9,联通搅笼下料口及秤斗进料口的通道8,连结在秤斗另一端的碰块2,及固定在碰块2上端的定位后的行程开关1。其工作过程为:根据所称物重选择相应的法码,待秤斗中物重达到额定值后,秤杠抬起,其碰块压动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中的常闭触点开启,使电机停转,下料截止。为保证称重精度,通常采用大小两条搅笼一起下料,待料重将要达到额定值时,先关闭大搅笼,最后由小搅笼细下料,以保证秤重精度。
上述称重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利用行程开关定位以达到控制称量的方法精度不高。其原因是行程开关的位置及开、闭时间会随环境条件而发生变化。2、刀口支架处易为灰尘阻塞,影响精度。3、大小搅笼尺寸确定后,细下料时,流量不好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称量精度高,下料流量便于控制的机电式称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除包括有现有技术中金属的秤杆5,置于秤杆上的法码3和游码4,固定在秤杆一端的秤斗7,置于秤杆另一端上下两个行程开关2,及进料通道8外,其主要特征在于:1、取消了刀口支架及秤斗处的刀口支架6,用两根悬挂绳16分别将秤杆挂在一固定物上,将秤斗悬挂在秤杆上的一端。2、在秤杆上对应于秤斗一端的上下部位处,各设置了一个刚性触点18。秤杆上的A3端点与置于其下部位的一个刚性触点的A1端点组成一对常闭触点,秤杆上的A3端点又与置于其上部位的另一个刚性触点的A2端点组成一对常开触点,3、在秤杆上正对着秤斗上方的位置,固定着一个料仓14;料仓的出料口处设置一拉门15;并用一通道8将料仓的出料口和秤斗的进料口相连通。4、为保证下料、称重的精度,料仓中料门的开、闭另由一套拉门控制装置来完成。该装置是由电机10,与电机相连的减速器11,由减速器带动的丝杆12,分别连接丝杠和料门的刚性拉块13,固定在拉块下端的碰块2,及固定在碰块下端的、至少三个行程开关1及控制电路17组成。控制电路又由两部份组成,一部份为控制接触器通、断电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参见图3。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J1、J2、J3的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相联结;J1的另一端依次连接C档处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KC,及起动按钮QA和J1的常开触点J11并联后的一端;J2的另一端连接其中一个刚性触点18的A1端点;J3的另一端依次连接J2的一对常闭触点J21,及a档处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Ka,及另一个刚性触点18的A2端点与秤杆上的A3端点所组成的一对常开触点、同b档处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Kb并联后的一端;其并联后的另一端与秤杆上的A3端点,又与QA与J11并联后的另一端,及电源的负极相联结。同时金属制成的秤杆也与电源的负极(即零点)相联结。另一部份为控制电机正、反转的(即控制拉关门的)接触电路。该电路的内部线路连接为通用技术,可参见图4。其中1C用于控制电机的正转(即拉门),2C用控制电机的反转(即关门)。该电路中接入了继电器的J1的一个常开触点J12,用于控制1C的通、断电,又接入了继电器J3中的一个常开触点J31,用于控制2C的通、断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祖翼,未经柳祖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8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导向车辆系统的高精度定位移载装置
- 下一篇:喷腾预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