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的轻便摇椅无效
申请号: | 90220049.6 | 申请日: | 199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2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黄鸿沂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鸿沂 |
主分类号: | A47C4/44 | 分类号: | A47C4/44;A47C1/02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轻便 摇椅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折叠轻便摇椅,可使人体做前后往复摇摆,主要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休身养神。
公知的安乐椅(摇椅)主要是由座椅和弧形支架板构成。当人们坐在安乐椅上,人体重心向前移动时,安乐椅就往前倾摇;人体重心向后移动时,安乐椅就往后倾摇。因此,人体重心在安乐椅上连续地向前、后移动时,同时使安乐椅的弧形支架板与地面作相对运动。这样,由于弧形支架板与地面的摩擦,长期使用,则容易造成地面的损坏。此外,这种安乐椅不能折叠存放,占地面积大,不便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摇椅(安乐椅),在摇摆时,其摇椅底架一直可保持稳固状态,达到稳定摇摆的效果,且结构简单,不磨损地面,可折叠存放,便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可折叠的轻便摇椅,主要是由底架、前撑架、后撑架、扶手及椅帐等构成。前撑架与后撑架是交叉架设在底架上方,且前撑架的底端连接在靠近底架尾端处,后撑架的底端则跨接一嵌制杆,而底架靠近前端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制片,使上述嵌制杆的两端可以滑、嵌于卡制片的卡槽中,以使其固定,在前后撑架的交叉范围上方适当位置,用扶手在两侧跨接两撑架,且在前或后撑架的交叉范围内,在杆侧设置两个止挡块来限制前或后撑架在该范围内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当椅架受到适当的前、后不同的负荷力时,则两撑架在适当的范围内前后摆动,达到摇椅的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摇摆状态时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底架1、前撑架2(座架)、后撑架3(背架)、扶手4及椅帐5等构成。底架1是一马蹄铁状的底框架,在靠近尾端处两侧有用来连接前撑架2底端21、22的连接片11、12,靠近前端两侧处,设置有用来卡架后撑架3底端31、32的卡片13、14,卡制片13、14上还有适当的卡槽131、141;
前撑架2与后撑架3是交叉架设在底架1的上方,其中,前撑架2的底端21、22分别连接在底架1的两侧连接片11、12上,架身向前倾撑,两侧架杆中段部位分别设置两个止挡块23、24(23′、24′),后撑架3的中段部位则是在两止挡块23、24间交叉通过,而不与前撑架2固定或连接,只作适当的移动范围限制(在两止挡块23、24之间);后撑架3的两侧底端31、32,横向跨接有一根嵌制杆33,该嵌制杆33的两端331、332,可分别卡入底架1的卡制片13、14的卡槽131、141中,达到支撑后撑架3的效果,也可以将嵌制杆33两端331、332从卡槽131、141中卸出,使椅架整体可以折叠。
扶手4是两弧形杆,其两端41、42分别用适当的锁结钮43连接锁住跨架在前后撑架间,起到连接前后撑架的作用,并发挥扶手的功能;
椅帐5的一端51束结在前撑架2的顶端25上,另一端52束结在后撑架3的顶端34上,形成椅面;
如上所述,由于前撑架2与后撑架3的交叉部位并没有进行连接或固定,因此,后撑架3可以在前撑架2的两止挡块23、24之间移动,且由于后撑架3用扶手4与前撑架2串接在一起,所以,在后撑架3移动时,也使前撑架2作较小角度的移动。(如图3所示),这种椅架移动的结果,也就达到了摇椅的功效,而且在摇摆的过程中,底架1始终维持着稳固的状态,可使整个摇椅在摇摆中保持稳定。
如附图2所示,当后撑架3的底端嵌制杆33移出卡槽131、141后,使其卡制释放,失去支撑作用时,则各椅架构件可以折叠成较不占空间的形状,在使用上更为便利,易于携带,存放。
此外,止挡块可以置换,不同的椅架(前或后撑架),或卡制片位置及卡制配件,都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鸿沂,未经黄鸿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0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