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走锭纺纱机落纱用的导纱铁丝的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20936.1 | 申请日: | 199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72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10 |
发明(设计)人: | 堀田京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京和机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1H1/38 | 分类号: | D01H1/38;D01H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落纱用 铁丝 驱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走锭纺纱机上落纱时,使导纱铁丝动作,以进行管纱尾留头卷绕和锭脚杆留头卷绕的导纱铁丝驱动装置(以下也简称为装置)。
此处所指的走锭纺纱机,是一种其加捻和卷绕均在走锭纺纱的出车和进车过程中完成的纺纱机。
如图4~图6所示,众所周知在现有的那些走锭纺纱机上落纱时用的导纱铁丝驱动装置中,设有被装在走锭纺车(以下简称为纺车)1上的由轴承(图上未表示)支承着的导纱钩轴2、松动配合地安装在该轴2上的导纱钩导柄3、可随该导柄3转动的导纱钩4、安装在该导纱钩4端部的导纱铁丝5、以及安装在导纱铁丝手柄3上的手动把手17。
在这种走锭纺纱机中,该手动把手17可在手动作用下,使导纱钩导柄3和导纱钩4以导纱钩轴2为中心作转动,并使导纱铁丝5从纱管11的稍微靠上位置,移动到锭脚位置B。
在这种走锭纺纱机上进行细纱加工时,先把输送来的粗纱16接到安装在转动着的锭子9上的纸筒管10上,再使纺车1出车,从而在拉伸的同时对其进行加捻以成为纱线,然后,在架纱铁丝8的作用下,该纱线与纺车1的进车相协调,同时,通过未图示出的导轨上的凸轮装置的作用,使导纱铁丝5的位置上升,纱线被卷绕到纸筒管10上,这一过程反复进行,以制成管纱11。
接着,在某个管纱11制成后,便要进行将该管纱11从锭子9上取下的所谓落纱工序。然后再把新纸筒管装在锭子9上,一个接一个地制作管纱。
而在进行这一落纱工序的时候,以前都是利用上述装置,如图5和图6所示,进行如下操作步骤。
这就是说,先用手握住架纱铁丝8,使其上下运动,从而使在管纱11上卷完后的部分纱线松弛,然后,将把手17向上抬起,使导纱钩导柄3及导纱钩4转动,从而使导纱铁丝5下降到管纱11尾部的纸筒露出位置A(以下称为管纱尾留头卷绕位置)。
然后,在远离纺车设置的操作台上(未图示)操作,使纺车作点动,在点动进车的同时,使锭子9转动,进行如图6(Ⅰ)所示的管纱尾留头卷绕。
接下来,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用手操作导纱铁丝手柄3,使导纱铁丝5降到锭脚位置B(以下称之为锭脚杆留头卷绕位置),如该图6(Ⅱ)所示,使纱线在锭子9自身上卷绕数圈,进行锭脚杆留头卷绕。然后,如该图6(Ⅲ)所示,放松手动把手,该铁丝5便回到了管纱卷绕的初始位置,接着便可进行落纱3,在落纱时,纱线便在管纱尾留头卷绕位置A和锭杆留头卷绕位置B之间被切断了。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上述以往的驱动装置中,都要用手操作导纱铁丝5,并且这一操作位置远离控制台,因此,在落纱的时候,需要两个人来完成操作,即一人操作该导柄,另一人在控制台操作纺车1。
另外,在该装置中通常装有多个锭子9,因此导纱铁丝5在横向的长度也很长,用来支承铁丝的导纱钩4的个数也就有很多,支承这些导纱钩4的盘簧也就很多,因此,便需要通过控制该手动把手17来扳动多个导纱钩4,这样,便需要很大的臂力。因此,就容易发生导纱铁丝位置的控制错误,从而便会出现卷绕位置不准确的现象。
还有,以前落纱操作工都是使用手松开导纱铁丝手柄3,因此在盘簧的弹力作用下,导纱铁丝5便回到了图6(Ⅲ)所示的管纱卷绕的起始位置C,这样的话,锭杆留头卷绕时的张力便完全丧失了,从而便容易在抽掉管纱时,连同锭杆留头卷绕纱线一起拨了出来。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以前的操作工需要用一只手把该留头纱线按住,同时用另一只手把管纱拔出来,因此,便会出现不能顺畅地进行落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在控制台上进行远距离机械控制操作,更简便、可靠而且能够顺畅地进行落纱的导纱铁丝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它上面装有油缸或气缸,它可使导纱铁丝手柄和导纱钩以上述导纱钩丝轴为中心转动,并使上述导纱铁丝从管纱的略上部位置移动到锭杆留头卷绕的位置上。
上述缸体的安装位置一般位于纺车的中央或一侧端部等位置上。
利用上述结构,如图1~图3和图7所示,在落纱过程中进行管纱尾留头卷绕和锭杆留头卷绕的时候,若使缸体12动作,让缸体活塞杆12a作适当前进(推)、后退(拉)或停止动作的话,则可使导纱铁丝5停在所需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京和机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京和机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09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粒机
- 下一篇:多功能太阳光热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