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流高温阀无效
申请号: | 90221018.1 | 申请日: | 199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6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13 |
发明(设计)人: | 台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F16K13/08 | 分类号: | F16K13/08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友文,邱玲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流 高温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流体的、无运动部分的回路元件,特别涉及涡流装置。
目前普遍采用机械阀即靠阀瓣的位移关闭阀座孔以切断管道内的热气流。“一种截止式气封高温阀”(GG85200166)分别采用高温合金、陶瓷氧化物和镶嵌有热塑性材料的高温合金制作阀瓣和阀座。当阀瓣和阀座相向压合时,形成“硬碰软”的密封。为了防止阀座孔关闭不严,在阀体下部设一个小管通入气封介质以进一步切断热气流。因此它仍属于机械阀,不过再辅以气封。这类高温阀结构复杂,需用高温合金等贵重材料,活动部件易磨损,阀杆与阀体需用绝热材料作滑动密封处理,造价和维修费用高。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完全利用外加气封介质切断系统管道内热气流的装置,即涡流高温阀。
本实用新型由稳压室、孔板、蜗壳和扩散管组成。稳压室与蜗壳连接,并将孔板夹紧密封其间。稳压室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是一个与进口端系统管道连接的连接管;另一部分是该连接管的扩张部分。这个扩张部分可以是突然扩张的等径圆筒管,也可以是逐渐扩张的喇叭形管。稳压室的作用是保持进入高温阀的气流速度均匀,压力相对稳定。孔板是一块圆板,在其周边开断续的孔,该孔可以是弧形的,也可以是圆形的。孔板的作用是使高温气流通过它能产生适当的压力降并有利于涡流封闭。因此最好开断续的弧形孔,而且是靠近周边处。蜗壳与稳压室相似,它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圆筒管,与稳压室连接的一端开口,另一端有堵板,堵板中心开孔并接出一个圆筒形喉管,喉管连接一个锥形扩散管,后者再与出口端系统管道连接。沿蜗壳外缘的切线方向有一个通入蜗壳的矩形断面的气封介质入口管。蜗壳的作用是欲切断系统管道内热气流时,将气封介质即外加控制气流由所说入口管通入蜗壳并在其内产生足够强度的涡流,阻止热气流通过孔板上所开的断续孔,从而将热气流切断。因此蜗壳断面的周边最好是渐伸线,不过加工复杂。
稳压室与蜗壳用法兰连接,喉管与扩散管,以及连接管与系统管道,扩散管与系统管道都分别用法兰连接,用石棉垫和高温粘结剂夹紧密封孔板。
该高温阀的孔板用耐热陶瓷或碳化硅制作,其余部件用A3钢,内衬耐火材料(根据管内气流温度选择)。
稳压室内径D与连接管的内径d之比D/d=2~3,稳压室的有效长度L小于连接管的内径d,孔板的开孔面积f与稳压室的内圆面积F之比f/F<0.1,矩形入口管的截面积f2与喉管的内圆面积f3之比f2/f3=0.2~0.8,喉管内径D1与稳压室内径D之比D1/D=0.1~0.4,喉管长度l与喉管内径D1之比l/D1=0.4~0.8,扩散管的扩张角φ=12°~17°。
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正压系统,也可用于负压系统,形状、结构、构造特征都相同,只是在上述参数范围内作出不同选择而已。
与现有高温阀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是没有活动部件,结构简单,完全靠外加气流切断管道内的热气流,切换速度快,没有部件间的磨损和滑动密封问题,也不需用耐高温的合金材料,使用寿命长,造价和维修费用低。
附图为涡流高温阀的解体示意图。
实施例1:用于电炉烟尘净化的高温袋式过滤器由若干过滤单元组成。每个过滤单元又有若干高温过滤元件。随着过滤元件上烟尘沉淀层的增厚,过滤单元阻力逐渐增大,当其达到给定值时,需要切断该过滤单元温度达800℃以上的气流,同时开启反吹清洗阀清洗过滤元件上的积灰,使系统恢复正常过滤操作。依次切断各过滤单元的热气流即可用本实用新型。本例的涡流高温阀在风机进口端即负压系统使用。它有稳压室[1],孔板[2],蜗壳[3]和扩散管[4],稳压室与蜗壳用法兰连接,并用石棉垫和高温粘结剂将孔板夹紧密封其间。所说稳压室,一部分是与进口端系统管道连接的圆形连接管[1-1],另一部分是该连接管突然扩张的等径圆筒管[1-2],圆形孔板[2]的周边开断续的圆弧形孔[2-1]。所说蜗壳[3]的的主体是圆筒形,一端开口,一端有堵板,堵板中心开孔并接出一个圆筒形喉管[3-1],它与锥形扩散管[4]的一端用法兰连接,扩散管[4]另一端用法兰与出口端系统管道连接。一个矩形断面入口管[3-2]沿蜗壳[3]外缘切线方向通入蜗壳。孔板[2]用耐热陶瓷,其余各部件用A3钢,内衬可塑性耐火浇注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未经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1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