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定位销的电机冲片模具无效
申请号: | 90221198.6 | 申请日: | 199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1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17 |
发明(设计)人: | 姜以滁;姜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以滁;姜丰民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羡民 |
地址: | 30021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电机 模具 | ||
一种改进的用于电机定转子硅钢片冲剪的模具,特别适用于套裁冲剪的模具,属冲裁技术领域。
电机定转子硅钢片在冲剪下料时,普通都是将1×2米规格的整张硅钢片切成条料,送入冲床冲剪。这种切条冲剪法出材率很低,仅为46-48%,且生产率低,每分钟冲剪6-8次,废品率高,劳动强度大,作业危险,还时有切掉手指的危险。
为了解决出材率低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套裁冲剪,用错位排料的方法,使每一个电机冲片的圆弧都嵌入相邻电机冲片的圆弧间隙中去,从而使出材率提高了4-10%。但是,套裁冲剪在实施中难于定位。为此,又有人利用整张硅钢片的直边边线进行定位。但这种定位法只能在硅钢片的边线直边未被破坏时使用。若在第一排圆片冲剪时,破坏了边线,则第二排或随后的冲剪将“无线可依”。且这种边线定位,仍然离不开操作者的目测或经验。相邻两片的间隙过大,则浪费硅钢片;间隙过小(要求圆弧边与边的间隙最佳为3-4毫米),容易在冲剪时卷边,形成废品,使原定用套裁法提高4-10%出材率的指标无法得到保证。
本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新的,可以在冲剪时使硅钢片按套裁要求准确定位的模具。这种模具与原来现有模具相比,既不能改动过大,又不能使操作人员在实施中感到繁顼难办。从而使冲剪能够完全按照套裁排料的要求进行,保证提高4-10%的出材率。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冲剪模具的中心设置一个定位销,同时,在硅钢片上予先按照套裁排料图打出定位孔,冲剪时,使定位孔插入定位销中去,即可准确定位。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硅钢片套裁排料图;
图2是带有下定位销的模具图;
图3是带有上定位销的模具图;
图4是“三爪式”定位销的B-B剖视图;
图5是A向视图;
本新型是对原有电机冲模加以改进而成的。冲模由上模(4)和下模(5)组成的,在冲模的中心设置一个定位销(6),定位销(6)的形状为带有圆锥尖头的圆柱体,圆柱体的直径大于8毫米,高度约为12-20毫米。定位销和孔的直径越大,越易于定位。
在待冲剪的硅钢片上予先按套裁排料图打出定位孔(1),定位孔(1)的圆心和排料图上各冲片(2)的圆心位置重合,一张硅钢片上可冲出多少个电机冲片,就予先打出多少个定位孔。定位孔(1)的直径应稍稍大于定位销(6)的直径。
操作时,将硅钢片推入冲床冲模之间,当定位孔位于定位销附近时,可以很容易使其套在定位销上。这样,由于定位孔是按排料图打出的,所以此时必然是冲剪落模的准确位置。
定位销(6)一般设置在下模(5)上,当冲模为两圈或三圈落料的模具时,也可以设置在上模(4)上。
定位销(6)的固定可以采用螺纹固定,也可以在冲模上打孔镶嵌,但应保证它的垂直度。
在硅钢片的冲剪中,当采用“二连冲”或“三连冲”工艺时,为了能够给第二次或第三次冲剪定位,必须利用第一次冲片或第二次冲片时冲下的园孔作为后续冲片的定位孔,这时其定位“销”的直径必然很大。为此,可采用“三爪式”结构。三个定位爪(7)均布,每个爪的外廓面为曲面,其根部为直园柱体外表面的一部分,曲率半径与定位孔的半径相同,其上部为园锥台外表面的一部分。每个爪块都垂直地固定在模具上。
采用本新型提供的冲模冲剪电机定转子冲片,可以很方便地使硅钢片定位,绝对不会出现片间间隙过大或过小的问题,从而使套裁出材率可以确保提高4-10%,废品率显著下降。除此之外,由于在操作中易于定位,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为进一步采用自动化冲片打下了基础,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以滁;姜丰民,未经姜以滁;姜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1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关门装置
- 下一篇:分离式夜光字块和装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