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形砼桩夹持器无效
申请号: | 90221316.4 | 申请日: | 199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6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12 |
发明(设计)人: | 董德明;罗正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建筑工程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E02D7/20 | 分类号: | E02D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森林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形 夹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桩机上的一种部件,特别是一种用于静力压桩机上的圆柱形砼桩夹持器。
目前,静力压桩机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通过它可以将预制的砼桩压入地基中。但是这种压桩机上的夹持器只能夹持断面为正方形的砼桩,而对圆柱形砼桩却无能为力,使压桩机的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夹持圆柱形砼桩的夹持器。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横梁主视半剖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横梁俯视图。
图5是横梁上的球形铰座8结构示意图。
图6是横梁上的导向轮7结构主视图。
图7是横梁上的导向轮7结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A-A视图。
图10是图8中的B-B视图。
图11是夹持机构的固定弧9主视图。
图12是夹持机构的固定弧9俯视图。
图13是夹持机构的夹持劣弧11主视图。
图14是夹持机构的夹持劣弧11俯视图。
图15是夹持机构的夹持弧12主视图。
图16是夹持机构的夹持弧12俯视图。
图17是横梁上的固定压板15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完成夹紧或松开的动作,并能将圆柱形砼桩19压入地基,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措施。如图1所示,它的中部是一个横梁,横梁的上下方各设置一个夹持机构。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横梁的上下两端面各是一块圆板1。两圆板之间有两块隔板2,两隔板之间通过其周围的连板3相连。有一个圆筒4从两圆板及两隔板的中部贯通。并通过四块筋板5将圆板及隔板连为一体。在上圆板的上面及下圆板的下面同一侧各设置两块垫板6,在上隔板的上面四角及下隔板下面四角各设置一个导向轮7,它可与压桩机上的导轨相配合,使导向轮可沿导轨上下滑动。在上隔板的左右两端的上面各通过球座16、盖板17、螺钉18构成一个球形铰座8,它与压桩机上的压桩油活塞杆相配合,可使砼桩下压。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设置在横梁的圆板1与圆筒4相接圆周的周围,分上下两个(见图1及图2)。如图8所示,它的中段是一个固定弧9,固定弧的底面通过一个框架10固接在横梁的固板1上。固定弧的两端分别接一个夹持劣弧11。两夹持劣弧的末端分别接一个夹持弧12,两夹持弧可以在横梁的垫板6上滑动。两夹持弧的末端之间通过其端部的凹槽与销轴及孔的配合设置一个夹持油缸13。固定弧、夹持劣弧及夹持弧之间的连接均通过端部凸凹相间的结构相嵌在一起由销轴穿孔作活动连接(见图11-16)。三个弧状部件的内弧表面上均设置有摩擦带14(见图9),这样能形成弹性夹紧面,砼桩受力均匀,不易损桩。在横梁上还设置有对夹持弧12起压紧作用的固定压板15(见图2及图17),它呈“工”字型,一端焊在横梁上。两夹持弧被嵌压在“工”字型压板两侧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填补了当前静力压桩机只能压断面为正方形的砼桩而不能压圆柱形砼桩的空白。它的结构简单,同心度及垂直度高,夹持力比较强,砼桩受力面积大,受力均匀,不易损坏砼桩。它除了能夹持圆柱形砼桩以外,还能夹持其它圆柱形物体。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大都采用普通钢板A3制作。夹持机构的圆弧形内表面上的摩擦带14采用石棉刹车带嵌人圆弧内槽后,通过螺钉固定。夹持油缸13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标准件油缸,各部件之间需要固定连接的地方基本上采用焊接。各部件之间需要活动连接的地方基本上采用销轴穿孔连接。工作时,如图1及图2所示,夹持油缸A处进油,活塞杆左移,缸筒右移,两边的夹持弧和夹持劣弧分别绕端部的销轴向外转动,夹持机构就会松开。可将砼桩吊入夹持机构内,此时砼桩会顺着固定弧下移。当砼桩定位后,夹持油缸13从B处进油,活塞杆右移,缸筒左移,则夹持油缸产生的夹持力会带动夹持弧和夹持劣弧绕轴向内转动,通过摩擦带14将砼桩夹紧,准备由横梁上的压桩油缸20进行压桩。当静力压桩机需要压断面为正方形砼桩时,可将本实用新型取下,将原有的夹持器装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建筑工程机械厂,未经武汉市建筑工程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1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