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化石油气轻便灶无效
申请号: | 90221605.8 | 申请日: | 199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22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02 |
发明(设计)人: | 倪贤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4C3/14 | 分类号: | F24C3/14 |
代理公司: | 建设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世瑢 |
地址: | 30007***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 石油气 轻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民用野外与室内液化石油气轻型灶具。
目前国外所使用的这类用途的灶,主要是以专门的瓶装丁烷气为主,采用微型调压器减压,而且是气瓶用完即丢掉。
国内气瓶最小为5公斤,而且灶与气瓶用胶管连接,在调压器的作用下进行低压燃烧,这实际上只不过是将15公斤的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缩小而已,使用过程中仍然不轻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可以重复使用,并可显示钢瓶内气体存量、有密封装置和火焰防风、过滤装置、适用一切边远地区和野外工作者暂时简单生活之用的便携式液化石油气轻便灶。
本实用新型的液化石油气轻便灶,主要由气罐、阀门、灶头三大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气罐上封头中央的气罐嘴与密封阀连接,密封阀上部与针形阀连接,针形阀上部装有由喷嘴和燃烧器组成的灶头,气罐的上封头倾斜处装有排气存量显示阀。
密封阀为园桶形,下部有圆孔与气罐相通,桶内由弹簧、钢球及O形圈组成密封口。
排气存量显示阀下部是一根耐油导管,上部为密封螺口盖,使罐内容积保持15%的液态液化石油气的膨胀空间。
喷嘴的孔径在0.15~0.20毫米之间为最佳,喷嘴的进气口处加一层细铜丝过滤网(110目/英寸,丝径φ0.112毫米)。
燃烧器的内壁贴一层铁铬铝丝网(40目/英寸,丝径φ0.2毫米)。
排气存量显示阀的中心线与气罐中心线夹角为18°。
气罐的容积一般为1.21升(0.5公斤)、2.42升(1公斤)和3.63(1.5公斤),因此便于携带;由密封阀和针形阀代替了原有笨重的减压阀和开关,使本实用新型更加轻便;增加了防风装置和过滤装置后使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野外的炊事工作;另外,现有的液化石油气灶在灌装液化气之前均将容器抽成真空并放在秤上,然后再灌装液化石油气,由秤显示灌装量,而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气存量显示阀,不需称量和抽真空就能灌气。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气瓶座7、上封头5、下封头6、气罐嘴10组成气罐(也称钢瓶),其形状一般为圆柱形或椭圆形。气罐嘴10与密封阀8螺纹连接,密封阀8与针形阀4螺纹连接,针形阀4上部装有由燃烧器1和喷嘴3组成的灶头,排气存量显示阀9与气罐中心线倾斜18°插于气罐的上封头,灶头上还固定有灶盘2和提手11。
针形阀4是通过改变通道面积来调节液化石油气的流量与压力的手动阀门,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针形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孔面积使流速增加造成压力损耗,这样流体的压能减少,即达到了减压目的,从而使液化石油气压力保持一定的波动范围。
当密封阀上部没有针形阀时,弹簧向上的推力使钢球与O形圈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漏气;当针形阀向下拧时,由于针形阀下部设有空心突出物(突出物高度按具体情况决定),突出物顶钢球向下,从而使钢球与O形圈之间出现了一个圆形环缝,从而达到液化石油气进出气罐的目的。
由于液化石油气中各组分的体积随温度上升变化最快的是丙烷(C3Hg),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把60℃时丙烷的体积作为所设计钢瓶容积的95%,就是说在60℃的高温下还留有5%的气相空间,而这样的高温情况是不常见的,在一般常温下我们只允许液态液化石油气占钢瓶内容积的85%左右,剩下的15%作为液态液化石油气受热膨胀的空间。考虑到上述液化石油气的特性,不管钢瓶的内容积有多么小,也必须预留15%的膨胀空间。本实用新型增设了排气存量显示阀,阀的下部是一根耐油导管,(管径与长度由计算确定)。它利用了液化石油气比重大于空气的特点,当向钢瓶灌装液化石油气之前,先微开排气存量显示阀,在灌装过程中,首先听到的是排空气的嘶嘶声,声音的长短与钢瓶内容积大小成正比,当排气口周围出现白霜时,这表明钢瓶内上升的液化石油气液面与导管下口接触,此时应停止灌装并拧紧排气存量显示阀。
灶头由燃烧器和喷嘴组成,由针形阀来的液化石油气靠本身的压力以一定的流速由喷嘴喷出,靠本身的动能吸入一次空气(起到引射泵的作用),并在燃烧器内进行均匀混合,然后经薄壁多孔头部流出而进行完全燃烧。喷嘴孔径一般在0.15~0.20毫米为最佳。为防止喷嘴堵塞,在喷嘴进气孔上设置细铜丝过滤网(110目/英寸,丝径0.112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未经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16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胶囊封堵
- 下一篇:激光照射制备金属超微粒粉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