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用于胶鞋饰边的描线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0221625.2 申请日: 1990-09-29
公开(公告)号: CN2073242U 公开(公告)日: 1991-03-20
发明(设计)人: 陈东汉 申请(专利权)人: 陈东汉
主分类号: A43D8/16 分类号: A43D8/16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兆先,宋敏
地址: 台***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专用 胶鞋 描线笔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胶鞋饰边的描线笔,它主要是藉由一下端呈圆锥形的配重块与一锁固于中空笔筒下端的锥形头内部间的配合,以达到密封效果,从而使油墨不致流出。且配重块的下端另设有一导流杆,藉由向上推动该导流杆,以开启其密闭状态,并使笔筒内的油墨得以流出,以供鞋底侧边绘制线条。

自从台湾地区经济急速起飞,并以出口贸易为其经济策略的主要方针后,其各种制品竞争能力之强,已为世界各国所瞩目,而其中鞋类产品之销售量,更使台湾国际间获得鞋业王国之美誉。

虽然近年来,鞋类的产销饱受工运、汇率的影响以及东南亚廉价劳工的威胁,使其发展脚步略显迟缓,然而亦由于此一冲击,因此乃形成国内鞋类制品的转型期,亦即其产品已由昔日的廉价倾销,转而为专事生产品质较高且款式新颖的高级品,且其国际声誉亦日益堀起。

考虑到这一发展趋势在将成为鞋类制品未来的主流,以及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制鞋工业的发展,如何在鞋,尤其在运动鞋的鞋底周缘上增设不同颜色的线条(如图1所示),以增加鞋的美感亦是目前制鞋业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一般以射出成型方式制成的鞋底,均无法于其侧边形成该线条,亦即该一线条的设置方式,完全是人工设置方式,而一般用以绘制该线条的方法,则系用常见的油性签字笔(如图2-A所示),而其主要缺点则如下述:

1.布设不均匀,由于胶鞋鞋底表面并非如纸张般平滑,且不易着墨,因此使用该类签字笔以代替一般描线用的油墨,将造成涂布不匀甚至形成断续状线条的情形,极不美观。

2.易退色,由于签字笔所使用的墨水,并不易附着于胶鞋表面上,因此一旦稍边时日,则墨色渐淡甚至掉落而呈班驳状,极不美观。

3.线形不佳,由于该类签字笔的笔头系呈圆形,因此难以确实填满用以布设线条的沟槽,而留下未着色的死角部分,造成线条粗细不一歪扭不直的情形。

4.易污染鞋边,由于该类签字笔的笔头系凸出于笔的前端,因此使用者一旦将笔头触及沟槽的侧边,则其墨水将迅速渲染于沟槽之外,极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专用于胶鞋饰边的描线笔。

本实用新型的专用于胶鞋饰边的描线笔,主要系于一中空的笔筒下端锁固有一中空的锥形头,锥形头下端设有一导流管,且该导流管内部设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的上端与锥形部的内部相通;锥形头的内部置有一配重块,该配重块的上端系呈圆柱形,且其周缘依相等间距设有多个向其内部凹陷的导流槽,配重块的下端则系呈圆锥形,该圆锥形部分的下端沿其中心轴向,设有一向下延伸的细长形导流杆,该导流杆穿置于锥形头下端的导流管中,且配重块下端的圆锥形部分,其锥形面的斜度恰与锥形头内侧的锥形面斜度相同,藉由配重块所具的重量与该二锥形面之间的配合,将可使锥形头内部的二锥形面间形成封闭状态,而可用以防止中空笔筒中的油墨由导流管流出,而一旦导流杆受外力而将配重块向上顶起时,则又可使该二锥形面间形成一间隙,以供中空笔筒中的油墨向下流出。

配重块上端的形状可设为等边多角柱形,且于其各边上分别设有一内凹的导流槽。配重块上端周缘所设呈向内凹陷的导流槽,其内凹的形状可为弧形或多边形。

配重块下端所设的导流杆,其外径略小于锥形头下端的导流杆的内径,以使油墨可经由其二者间的空隙流出。

导流管下端套设有一塑胶制的中空润滑管,藉由该润滑管与鞋底之间的润滑作用,以使油墨可顺畅流出而不致产生断续现象。

导流杆的末端略突出于润滑管的下端,以使其于触及鞋底侧边时,可向上推动配重块,而于配重块与锥形头的内侧形成可供油墨流过的空隙。

中空笔筒下端且位于锥形头上方处,锁固有一用以限制配重块上升高度,且其中央设有一穿孔的挡块,该挡块与配重块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其高度应不小于导流杆突出于润滑管外的长度,且该挡块中央所设的穿孔,其半径比各导流槽内缘与配重块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以使油墨可经由该穿孔而流至导流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系运动鞋的侧视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与签字笔笔头的比较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主要的元件包括有一中空笔筒1、一配重块2、一锥形头3与一润滑管4,其中锥形头3系锁固于中空笔筒1的下端,其内部亦呈中空状,且其下端设有一导流管31,该导流管31的内部设有一贯穿孔32(如图5-B)所示,且该贯穿孔32的上端系与锥形头3的中空内部相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东汉,未经陈东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1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