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轮翼无效
申请号: | 90222296.1 | 申请日: | 199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3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祝子高;程正华;杨肇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子高 |
主分类号: | B64C11/16 | 分类号: | B64C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轮翼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装置,我们称它为旋轮翼,它具有桨叶和缘肋(即飞轮式旋翼、环肋式旋翼与旋桨式飞轮,简称为飞轮旋翼、环肋旋翼与旋桨飞轮)。《国际专利分类表》(第5版)还没有“旋轮翼”装置专栏。
现有技术的螺旋桨和直升机旋翼与飞轮的独立功能,均是人们已熟知的。随着技术发展的需要,它们的应用潜力进一步表现了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轮翼,它一方面具有一般飞轮储放能量、保持均衡稳定性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具有旋翼或螺旋桨能产生升力、拉力及推力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把旋翼或螺旋桨的桨叶和加强环肋与飞轮的轮缘结构概念三位一体,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使之具有旋翼或螺旋桨与飞轮的双重功能。即是将旋翼或螺旋桨加上环形缘肋,或者说,将飞轮的辐条改成桨叶形式。
在桨叶的外端部或/和中部,有一个以上的轮缘或/和加强用环形肋。这样,缘肋可以减小长翼桨叶的悬臂长度和颤振(见图1)。
旋轮翼至少有两片桨叶,多片桨叶布置成均匀式或非均匀式,(见图2)。缘肋有环形封闭式与间隔式;间隔式分为弧形与直线形,(图2)。
飞轮旋翼、环肋旋翼与旋桨飞轮的区别,在于各桨叶的总重量(设为M1)与轮缘及加强环肋的总重量(设为M2)之比值:
①M1>>M2时,显然,利用桨叶所产生的升、拉或推力作用是主要的;缘变成主要起加强肋的作用。故宜称其为环肋旋翼;
②M2>>M1时,反之,飞轮起储放能量和均衡稳定作用是主要的。故宜称它为旋桨飞轮;
③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即桨叶产生的升、拉或推力与飞轮的作用均重要时,宜称为飞轮旋翼。
桨叶型式分为两种:①旋翼式平桨叶(图2);②螺旋桨式叶片。
平桨叶从轮毂到叶尖逐渐变化,有三种形式:从小到大(图3a),从大到小(图3b),不变等截面(图3c)。
轮毂与桨叶的联结,采用固定接头或平绞,竖绞,全绞或柔性段方式。
桨叶与缘肋的接头分为刚接式与绞接式(在接头处将桨叶横截面缩小成圆柱形,而将缘肋开口制成滚珠式结构,见图4,如自行车飞轮,但无推动或制动棘爪)。桨叶间的缘肋分为定长式与伸缩式。
悬臂段叶片有两种固定型式:①固定式;②伸缩式(图5)。
伸缩悬臂的固定,有三种方式:①滑槽;②齿轮与齿轨;③滚珠轴承。
缘肋横截面可采用:内侧和外侧为平直线、圆弧形(图6a)、流线形(图6b)、倒流线形(图6c)、三角形(图6d)、上三角形(图6e)或倒三角形(图6f);或上列各自图形的对称拼合,如菱形(图6g)。
本旋轮翼还可以置入筒内:筒的进气口大,呈喇叭型,中部筒径不变,然后逐渐变小,直到出气口最小,以增加空气的反作用力(图7)。
桨叶的材料,视用途而定。
可用本旋轮翼做成各种玩具。它能增加飞行玩具的稳定性。
玩具动力可用电池电动机或/和手旋弹簧、直接拉线;电动玩具还可用遥控或线控。
也可用无悬臂环肋旋翼做成安全微风电扇。叶尖不伤人,更加安全。
显然,用带有固定悬臂的飞轮旋翼或环肋旋翼代替现有技术直升飞机或旋翼飞机的长悬臂旋翼,其旋翼性能将得到改善。
以下通过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例1 有三片桨叶的缘肋布置方式,参见图1。图示从左到右,为单、双及三层缘肋3;从上到下为:无悬臂,有悬臂桨叶,有活动伸缩悬臂桨叶。
实例2 四片带悬臂桨叶的布置,图2。图a为均匀布置,一圈缘肋为环形封闭式;图b、c,桨叶为非均匀对称布置,缘肋按间隔式布置:b为弧形,c为直线形。
其余几个附图为:
图3┈三种平桨叶片:a--从小到大,b--从大到小,c--等截面。
图4┈桨叶与缘肋的滚珠接头。
图5┈悬臂桨叶的伸缩端,涉及两圈缘肋。
图6┈缘肋横截面的几种型式:a--圆弧形,b--流线形,c--倒流线形,d--三角形,e--上三角形,f--倒三角形,g--菱形(双三角形)。
图7┈旋桨安装在喇叭筒内。
各附图上的标记为:
1--叶片,2--斜直平面叶片,3--轮缘或环形加强肋,4--可伸缩悬臂桨叶,5--轮毂,6--喇叭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子高,未经祝子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22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