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键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0222397.6 | 申请日: | 1990-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8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溢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溢隆 |
主分类号: | H01H13/70 | 分类号: | H01H13/70;H01H13/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开关 | ||
一种按键开关,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键盘按键使用的按键开关。
公知的按键开关,一般是由一簧片作为被操作的接点来完成开关控制,由于其结构复杂,组装难,而导致成品率低,生产成本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按键开关,它既利用弹簧作为接点,同时也作为按键的反弹动力,此外它还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整体可十分便利地组配在PC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按键开关,它采用特别设计的两段式弹簧,可使接触操作十分确实,使用时给操作者一种十分精确的触感。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按键开关由一底座、一上盖、预定数目的电极、一压缩弹簧以及一按键组成;其中底座为一个有一凹室的凹状体,凹室的内壁设有四个相互对称且往下呈一梯形延伸的凸肋,且在该凸肋中间形成一槽道,在每一槽道的底部都设有一插孔,凹室的底部外缘设有对称的凸出肋条,而且在凹室的周缘内壁还设有若干对称的导槽;特制的电极呈字形,且设有二插脚可相对穿合于上述底座的插孔上;压缩弹簧为一上部内径较小,下部内径较大的螺旋弹簧,且可依循底座内的凸肋而导入在凹室内,使得压缩弹簧的底环恰位于上述肋条上方,从而与预定数目的电极隔离绝缘;按键包括呈柱状的按键本体,且设有与上述底座导槽相对应的导杆,可以依循导槽作上下运动;上盖为一盖体可与底座盖合,且其中央处呈一中空而可使按键本体凸伸在上;当按键本体往下压时,可挤压压缩弹簧使得弹簧下端的接触环同时碰触电极而形成通路,且因压缩弹簧的内径往下逐渐增大,使得按压时给人一种舒适的触觉感受。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按键开关的分解图。
图2是图1沿2-2′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按键开关底座的仰视图。
图4是图1中沿4-4′线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按键开关按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按键开关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沿7-7′线的剖面图,其为关闭时的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按键开关开启时的状态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按键开关中电极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按键开关应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关包括一底座1、一上盖2、预定数目的电极3、一压缩弹簧4、以及一按键5。
其中底座1为一矩形体,其中间有一凹室10,凹室的四周壁11和底壁12相连形成矩形体形状,在底座1四周壁11中央处的两侧分别形成二向底座1中央处凸出适当长度的凸肋13,该四组凸肋自每一周壁11的近顶缘处向下延伸至底壁12,每一凸肋13的截面为一梯形,在每组凸肋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延伸至底壁12处的槽道14,在每一槽道14的底端分别设有一贯穿底壁12的插孔15,且在每一槽道14的上方,周壁11的周缘分别形成一大小适中的缺口16。
在底座1的四周壁11交接处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导槽17,导槽17自周壁11的顶端延伸至底壁12处,在相邻二周壁接合处的外侧有一卡制凸缘18,每一卡制凸缘18的截面为一推拨面;在底座1的底壁12对角线的位置上设有四组的肋条19,该四组肋条成对称排列,且每一肋条均向上凸起一适当长度。
参阅图1所示,上盖2为一盖体,其包括一顶壁22,在顶壁22的中央处有一按键孔23贯穿其中,在顶壁22的四周边上分别形成一向下延伸且与顶壁22垂直的周壁20,该四周壁不相连接,在相邻的二周壁20之间分别形成一卡制口21,形成四卡制口分布在上盖2的四个角落上;在顶壁22的内侧,四周边的中央处分别有一向下延伸且长度略大于周壁20长度的固定杆24,在每一固定杆与周壁20之间有一固定片25。
预定数目的电极3分别为导电的金属板体凹折而成,本实施例以二电极为例,每个电极包括二基部30,在该基部30的适当位置有二缺口31,在基部30纵向相对的两端分别向下凹折成二相对的插脚32,若电极3的数目包含二个以上时则可用于多段开关使用。
压缩弹簧4的截面由顶部至底部逐渐变大,成为一圆锥形的螺旋状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溢隆,未经吴溢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23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北京炉配套的水暖装置
- 下一篇:烟苗栽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