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式矿井巷道布置模型无效
申请号: | 90222413.1 | 申请日: | 199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义;谷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兴义 |
主分类号: | G09B25/06 | 分类号: | G09B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159***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组合式 矿井 巷道 布置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矿井开采的组合式巷道布置模型。
在目前,巷道布置模型是采矿工程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但是,现有模型功能单一,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读懂与绘制矿图;体大、量重、透视性差,不适合课堂教学,而且造价高。对于采矿工程设计人员来说,目前还没有一种能迅速将设计者构思出来的方案转变成立体模型的辅助设计工具。因而,既不便于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直观的分析,又无法对各方案进行直观的比较,不利于设计者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方案论证、技术交流中,目前还没有一套象土木工程建筑中常用的那种立体模型,常常无法把一些复杂的巷道关系迅速、明了地展示在有关人员面前。特别对一些非本专业人员,他们更不容易形成复杂的空间关系,有时还可能引起误解。在生产矿井,目前还没有一种能随采随变的动态模型。因而,给生产指挥、安全管理、技术培训等活动带来许多不便之处。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为采矿工程教学提供一种多功能简易教具。采用它能组装不同类型的矿井巷道布置模型,以适应矿井模型多变的需要。能实现由学生看图组装模型,使学生亲身体会由图到形这一过程,以及通过光源形成投影图,将形与图一同展示,直观地实现由形到图这一过程,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读懂并绘制矿图。同时,能解决现有模型透视性差、体大、量重、不便于课堂教学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在于为采矿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一种辅助设计工具,以解决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能迅速地将所构思的方案转变成空间模型,不便于进行直观比较、分析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三在于为方案论证、技术交流提供一套立体“图纸”,以解决用图纸、文字不能将复杂的巷道布置直观、清楚地展示在有关人员面前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四在于为生产矿井提供一种动态模型,以有效地帮助生产矿各部门指挥生产、安全管理以及技术培训等。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图说明:
图1:连接节主视图
图2:连接节A-A剖视图
图3:连接节俯视图
图4:连接片主视图
图5:连接片B-B剖视图
图6:连接线图
图7:1号巷道模拟线图
图8:2号巷道模拟线图
图9:3号巷道模拟线图
图10:4号巷道模拟线图
图11:5号巷道模拟线图
图12:6号巷道模拟线图
图13:7号巷道模拟线图
图14:采场模拟板图
图15:两条巷道直线相接的连接方式图
图16:两条巷道成任意角度相接的连接方式图
图17:两条巷道成光滑相接的第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18:两条巷道成光滑相接的第二种连接方式图
图19:两条巷道成‘L’型相交的连接方式图
图20:两条巷道成‘┴’型相交的连接方式图
图21:两条巷道成‘┼’型相交的连接方式图
图22:两条巷道成任意角度相交的第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23:两条巷道成任意角度相交的第二种连接方式图
图24:三条巷道成任意角度相交的连接方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由连接节(图1、图2、图3)、连接片(图4、图5)、连接线(图6)、巷道模拟线(图7~图13)及采场模拟板(图14)五种部件组成。连接节与连接片、连接线、巷道模拟线相配合,可以实现矿井巷道布置模型中巷道之间不同的连接方式(如图15~图24所示)。具有特定长度关系的七种巷道模拟线可以满足矿井巷道布置模型中不同长度巷道布置的需要。
图1~图3为连接节各视图,图中数字为孔的编号,“连接节”为一长方体,长方体端面正中有一通孔(7);在长方体的一个长方形面上有三个均布的孔,其中中间孔(5)为打通的螺孔,两边二个孔(4)、(6)为通孔;与该面垂直的另一长方形面上也有三个均布孔,其中中间孔(2)为通孔,两边二个孔(1)(3)为打通的螺孔,通孔的大小与巷道模拟线相适应。每套组合式模型中一部分连接节为浅色,连接岩体巷道模拟线,称为“岩体巷道连接节”,一部分为深色,连接矿体巷道模拟线,称为“矿体巷道连接节”。
图4,图5为连接片主、剖视图,“连接片”为一长方形金属薄片,片的两端各有一园孔,孔的直径与连接节通孔的直径相同。
图6为连接线图,“连接线”由铝质线材制成,每套组合式模型中,一部分连接线为浅色,称为“岩体巷道连接线”,一部分为深色,称为“矿体巷道连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兴义,未经陈兴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2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